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农产品周期性大涨大跌是农业生产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011/11/2 16:53:13 来源:网友

    近日,国内媒体相继报道,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农产品滞销情况发生,棉花价格在半年之内下跌四成,一些地方也不时传来土豆,蔬菜等滞销情况发生。而在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报怨菜价太贵,吃不起。这样就发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有时候一种农产品大幅上涨,菜贵伤民现象发生,而有时候一种农产品大幅下跌,菜贱伤农现象发生,两者周而复始,没有终点,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新问题,我国农产品价格这种不正常波动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直有一种观点,把问题的核心放到流通环节上,说是中间商人炒作暴利,中间环节吃掉了多过的利润,导致农民没有得利,而消费者则受其害。

  但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其实中间环节的商人也不是问题关键,他们的利润同样微薄。因为农产品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根本不可能再继续大幅降低成本。对于流通环节,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农民和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吃苦耐劳,节省成本已经做到了极致。而零售商也大部分是农民工进城开的店,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地节约成本,只图一点利润能够过活,所以也没有暴利这一说。并且很多农产品不易储存,而且数量大宗,所以单凭个人是不可能炒得起价格,把农产品暴涨暴跌完全归就于中间商炒作是不负责任的。

  恰恰相反,我们发现中间环节实际成本其实真正占大头的都是政府控制。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中并没有规划配套的蔬菜销售点,无论是超市还是专门的蔬菜店,都只能完全按照市场租金租用店面,这一价格必然在蔬菜零售价格中反映。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店面租金高涨,这样就直接传导到农产品销售环节,这是近几年蔬菜零售价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在运输过程中,柴油涨价,高速公路费,过桥过路费等层出不穷,这就必然推高了运输成本。所以从这方面看,中间环节确实占了成本的大头,但主要责任不在中间商,而在于政府及社会总体成本的上升。

  很多专家认为我国农民文化水平过低,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农产品急涨暴跌情况发生。但是农民的文化水平又不可能短期内改变,我们不可能再进行一次普及教育。关键是要政府在提供信息上面进行帮助。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政府都有相关部门每年定时定点地公布农产品种植,产量,销售等各方面情况,并且对于未来做相关分析预期,以给农户做种植参考。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农业部,美国农业部在每年每季每月每周都有相关作物报告出来,对未来的趋势做出预测判断。这样美国农民就能够根据预测情况来作出判断,合理安排作物种植。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中国要改变现在这种暴涨暴跌的怪圈,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农产品预警信息公布机制。

  另外,农产品暴涨暴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风险单一。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上,农民其实是唯一真正承受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主体。因为假如农产品价格下跌,中间商零售商都可以不进货,或者低价进货来降低成本压力,从而保持相关利润率,生意照样做,没有人会不吃菜。而真正受害者则是农民。这就导致农民抗价格波动能力很弱,非常敏感,从而加剧了市场价格波动。

  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设制相关机制,让农产品的种植者,中间商,零售商共同承担价格波动风险,这样零售端的风吹草动也就立马传递到种值者,种植者的情况也立马传致零售商,市场消息出现对称,就有利于农民调节生产。目前,一些人提议的订单农业,成立物流采购集团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农产品周期性大涨大跌确实是我国农业生产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一两个主体说解决就能解决,而应该让政府,农户,中间商,零售商甚至消费者都参与进来。国家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情况下,制订可行的方案,以彻底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