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青海互助县小水利润民心

2011/11/7 14:58:35 来源:农民日报

    深秋的青海省互助县,一些山沟里的小河已经开始结冰。通往威远镇红崖村的路虽然都铺成了柏油路,但弯弯曲曲地环绕在山中,也不是很好走。
“当年,从南门峡水库引水到红崖村,不知要翻多少山,穿过多少沟。”互助县水务局局长程玉林回忆起建引水工程时说。

    近日,记者来到红崖村,走进叶正春家的院子,他正忙着从地窖里取出专门用于冬季供水的自来水管,一拧阀门,干净的自来水喷射而出。他说:“以前吃水难啊,家里一桶水,要计划着用,用完一遍后还会留作他用,洗完脸的水要留着拖地。”

    红崖村位于威远镇西南部,属半浅山半脑山地区,平均海拔高度2500多米。村里共有6个社,分布十分分散。3年前,这里才通上了自来水。回忆起刚通水的情景时,叶进村老人乐呵呵地说道:“那会儿吃水难啊,从早上起来到山沟沟里挑水,一个上午也就只能挑上四桶。如今好了,自来水管通到了院子里,就连冬天吃水都不用愁了。”

    截至目前,互助县共建成水利工程项目17类663项,控制灌溉面积21.37万亩,解决了近25万人、10万多头(只)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据了解,截至“十一五”期末,互助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已达到了70.78%,使农村用水向城镇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前几年,这里的水渠还是土渠,几乎没有水可用。每到灌溉的时候,大家就要到蓄水池去抢水,要是动作慢点,水都被抢光了,那庄稼就只能等着挨旱了。”周家庄村民晋生花说,“现在可不一样了,沟里的大渠全修成水泥的了,到灌溉的时候,水满满的,随时用,随时挑。”

    互助县在用小水利办好大民生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建立用水户协会,这一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全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氛围逐渐形成。

    据了解,用水户协会是以村联户为单位,实行会员管理模式,是建设者、管理者、用水者、经营者责权利相统一。目前,该县已建立用水者协会17个,使现在的工程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