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两成“慢粒”白血病患者对一线药物耐药或不耐受

2011/11/14 9:10:45 来源:新浪网

 慢性髓性白血病(俗称“慢粒”)是我国第三大白血病。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日前指出,目前我国“慢粒”一线治疗能帮大部分初治患者控制病情进展,但仍有约20%的患者产生耐药或不耐受。

  黄晓军介绍说,“慢粒”是一种发生在多功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占白血病患者的比例约为13%。“慢粒”的病程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期一般4至5年,这期间患者并无危险,但病情一旦进展到急变期,患者将直接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慢粒”治疗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延缓病情的进展,从而达到长期生存的目标。

  骨髓移植是“慢粒”唯一的根治方法,但很多患者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移植,因此靶向药物是标准的一线疗法。然而,耐药和不耐受问题日益成为“慢粒”治疗道路上的严重阻碍,这类患者亟须考虑更换治疗方案。黄晓军透露,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用于“慢粒”二线治疗的达沙替尼将为我国耐药或不耐受“慢粒”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预计该药将于2012年在中国上市。

  黄晓军指出,“慢粒”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其诊断依赖于血液检查,凡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白细胞增高,根据血象、骨髓象改变以及个别染色体和基因异常即可确诊。他建议,如发现有贫血、浑身无力、脸煞白、不明原因发热、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血液专科进行检查。

  (欣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