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烟台16家酒企摒弃“傍名牌” 产销反增

2011/11/15 16:38:25 来源:厂长经理日报

    连日来,位于山东省蓬莱市园艺场的一家葡萄酒企业的厂房内忙碌异常,来自深圳一家大企业的6万箱红酒订单落在这里。还是在几个月前,这家企业红酒产量的两成是使用解百纳商标的。而今,舍弃“傍名牌”的举动,让他们取得了前三个季度产值突破1个亿、销量同比增长20%的业绩,其产品销售地区几乎覆盖全国各省区市。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制造红酒,由于产品品质好,许多大企业选择我们做贴牌。那时,一瓶酒只赚取0.5元。而今,"解百纳"的舍弃,更让我们坚定了走自有品牌之路!”这家企业总经理李茂林自信地说。现在,该企业旗下红酒拥有60多个种类,最贵的一种市场售价每瓶超过400元。 由于历史渊源,全国此前有40多家企业生产的红酒产品以“解百纳”为名,山东省内占20家,其中烟台地区就有16家。

    据中国工商报报道,蓬莱市拥有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蓬莱南王山谷葡萄海岸,也是中国葡萄酒名城,葡萄酒产业已成为该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该市已拥有葡萄酒生产企业70多家,葡萄种植面积达15万亩,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5万多人。一头牵着为数众多的成长性企业,另一头则连着更庞大、数以万计的产业农民,这让蓬莱市工商局局长王建波陷入深思:如何能既维护“解百纳”的声誉,又尽量减少对企业和农民的伤害?

    在工商部门看来,侵权的葡萄酒企业中不乏代表蓬莱葡萄酒产区形象的本地名优企业。如果不加区别,单纯采取严打、重罚的“一刀切”模式进行处罚,必将影响部分葡萄酒企业乃至全市葡萄酒行业的正常发展。

    在向蓬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烟台市工商局领导汇报后,蓬莱市工商局很快开展了维权专项行动。在行动中,工商部门对既往非主观故意的违规企业,不采取查封、扣押、罚款的措施,而是注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侵权企业下发行政指导建议书,鼓励企业自主纠正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并对库存的侵权葡萄酒、侵权标志及包装物予以销毁,对已经流入销售市场的侵权葡萄酒进行召回。

    “据我们了解,虽然一些得到授权的葡萄酒企业可以继续使用解百纳商标,但是像长城和威龙这样的顶级葡萄酒企业,正在从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削减使用解百纳商标的产品份额,逐步消除对解百纳商标的依赖。”蓬莱市工商局副局长刘大杰说。他认为,这为当地发展葡萄酒产业、塑造自主葡萄酒品牌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截至目前,蓬莱当地各葡萄酒生产企业均已按工商部门的要求纠正了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本地市场上侵权产品均已下架、召回,部分名优企业如蓬珠酒业有限公司、华鲁酒业有限公司等率先对原有库存的侵权商标标志和包装物进行了销毁,并投入资金更换、启用了新的包装。预计后市将更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