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50斤大米少8两 新米水分多 行业潜规则?

2011/11/21 13:26:3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11月21日讯:这两天,连续有市民向我们反映,说去粮食市场买大米时,都遭遇了短斤缺两。一袋50斤装的大米,竟然要少掉7、8两,有的甚至超过一斤。当市民过完公秤,再次找上门时,经营户竟然觉得这很正常,还摆出了所谓的“理由”。

  今天上午,市民杨先生去粮食批发市场买了两袋大米,结果发现分量都不足。一袋五十斤装的大米,竟然要少掉八两?杨先生找到了经营户,想不到对方却说很正常。

  五十斤新米少掉八两,是因为水分被吹干,杨先生觉得这纯属无稽之谈。要知道这八两水,一个普通的易拉罐还装不下。最后,杨先生把大米给退了,重新选了另外一个摊位,买了两袋大米。但结果还是被骗了秤,两袋大米都少了六、七两。

  买了两次大米,被骗了两次秤,难道真是因为新米水分多,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杨先生找到了市场管理方。面对镜头,经营户说出了短斤缺两的真正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这种短斤缺两的潜规则已是愈演愈烈,而且趋于公开化。像原本25公斤一袋的大米,生产企业为了以低价打开市场,干脆直接按照24公斤标准去包装。虽然包装上印有24公斤字样,但真实总量还是会少掉一斤左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短斤缺两的行为其实多半是大米加工厂故意的。因为这样一来,同样份量的一袋大米,可以便宜几毛钱打入市场。而作为粮食市场经营户,虽然明知份量不足,但不会把这秘密告诉顾客。

  从去年起,粮食市场多次发函到短斤缺两生产企业所在地质监部门,对违规企业处以了五万元罚款。目前,市场已经定下规矩。经营户进货后,如果发现短斤缺两,必须在米袋子上予以标注,并向顾客说明,否则就涉嫌欺诈。传真记者报道。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