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安徽近年来7个大型灌区年农业总产值增加近60亿

2011/11/22 14:25:57 来源:安徽日报

    近日,安徽蒙城县茨北村农民邹孔华告诉记者:“灌区配套工程实施后,什么时候需要水就有水,农民种水稻放心了,增产又增收。未实施灌区改造前,水源得不到保证无法种水稻。 ”

    去年以来发生的秋冬春夏连旱的抗旱中,蒙城县沿茨淮新河的电灌站开机供水,把水送到田间地头,为粮食生产大丰收作出贡献。水利部门调研发现,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是非灌溉耕地的2~4倍,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全部完成后,即使出现严重干旱,粮食亩产仍可提高100公斤左右。经测算,经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按照新增、恢复灌溉每亩减少粮食损失300公斤,改善灌溉每亩减少粮食损失25公斤计算,大中型灌区工程为全省年均减少粮食损失64.77万吨,直接经济效益约13亿元。

    在9月底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安徽省提出灌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同时对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省级配套资金支持力度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不仅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还有力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饮水安全等问题,改善灌区内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据统计,近年来安徽省7个大型灌区年农业总产值增加近60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在600~1200元之间。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饮水安全列入民生工程后,安徽省民生水利发展明显提速。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拓展民生水利领域,充分发挥水利造福百姓的功能,以加快建设协调发展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抓手,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173座,完成100条中小河流治理;实施1800座中小型水库加固,实施1000多座中小型排灌泵站改造;实施“万条农村沟河”清淤,扩挖20万口“当家塘”;再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和改善1000万亩农田排灌能力。(赵梅 王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