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菜价“过山车”该如何“刹车”?

2011/11/23 10:21:49 来源:千山晚报

  近一年来,我市菜价如坐过山车,菜农、菜贩或“中枪”或“轻伤”,而过山车的原动力在于菜农种植难理性,以及天气、流通环节等外因。业内人士认为,向菜农扩大信息输送量,减少流通步骤等办法均可奏效。

  背景:去年开始,我市菜价一路“高歌猛进”,可近来,菜价却频频回落,和前两个月相比,菜价总体降幅超过了15%,而相比去年同期,则下降了16%。同时,刚刚结束销售的秋菜,价格也要比去年便宜一半。

  【问题】

      谁的眼泪在飞?

  菜价如此跌宕起伏,菜农、菜贩受到多少牵扯?记者昨日就此展开调查。

  ●菜农

  关键词:伤痕累累

  据悉,菜农们种植土豆、白菜这些秋菜,去年一亩地的收益在4000元左右,今年只剩下1000多元了。宁远蔬菜批发商介绍,种菜每亩正常收益为5000元,而受当前菜价持续走低影响,目前每亩收益已不足3000元,收益下滑超过了50%。看来,今年坐上过山车的菜价让他们伤得不轻。

  ●菜贩

  关键词:轻度损伤

  “贵上贵卖,贱上贱卖”是菜贩的生存法则,即不管进价是多少,都看的是一样的利润,因此菜价坐上过山车对他们的影响不太大。但随着菜越卖越便宜,销量受到了影响,近两个月的纯利接连下滑了800元—1000元,月总收入大约在8000元上下,赶不上去年月入1万元的水平。

  此外,香菜等外运菜比较常出现短时间内急涨急跌的情况,如果菜贩“失算”,也有可能赔钱。

  【分析】    借我一双慧眼吧!

  “去年土豆卖上了价,今年立即多种了十来亩地,没想到净赔钱了!”一菜农如是说。据了解,导致菜价坐上过山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菜农的种植方向,即往往头一年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农民大量种植,然后造成价格暴跌,农民就赔钱,最终造成菜贱伤农。而在收益“缩水”后,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被挫伤,从而导致新一轮的菜价上涨,长此以往,菜价恐将陷入暴涨暴跌交替的恶性循环。宁远蔬菜批发市场一位蔬菜批发商指出,上述问题的本质其实还是信息流通问题,一是菜农种菜缺少正确的引导,对市场行情无法做出合理的预测判断;其二在于本地种菜本地卖,同一个地域往往在同一时段种相同的蔬菜,这样很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现在外销渠道不够畅通,菜价波动不大才奇怪。

  此外,年景好坏、运输成本、人力花销等也或多或少会对菜价造成一定影响,还有部分蔬菜中间商的“层层盘剥”,也使菜农和消费者“很受伤”。

  【支招】

  种菜与“世界”联网

  一位受访的菜农表示,蔬菜最尴尬的地方在于,价格高时老百姓可以少吃,但价格便宜的时候却不可能当饭吃,这也是造成蔬菜积压难卖从而价格“跳水”的一个因素。

  业内人士就此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菜农们更多的指导信息,毕竟大多数菜农可能不了解今年本地区、其他地区某蔬菜品种的种植量,但是相关部门应该有统计,可以安排专人定期“走基层”,对蔬菜种植进行跟踪调研,适当提供预测信息,在必要的时候应向农民发出预警,以把损失降至最低。

  同时,在本地菜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应争取外地商贩来本地大批量贩卖,才能确保蔬菜能快速出手并卖个好价钱,相关部门可以帮忙联络,菜农也要积极去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来拓宽销售渠道。再有,可以改变运作模式,增加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及农企对接这类“订单农业”的模式,也能间接稳定菜价。

  ■记者 王媛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