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滨州:一吨工业盐险些上了餐桌 劣质盐贩运窝点被端

2011/12/2 9:48:27 来源:齐鲁晚报

   本报12月1日讯(记者 王景坤)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近日,滨州市盐务局批管处盐政稽查大队破获一个采购、运输、联系、销售一条龙式的贩运工业盐窝点,收缴充当食盐的工业盐2000斤。据盐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工业盐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不允许当食盐用。

  10月底,市局批管处盐政稽查大队接到信息员举报,有人在市区内向食品加工户推销劣质工业粉盐。盐政稽查大队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当天开始对贩卖工业盐者实施蹲点和跟踪,对其贩卖工业盐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记录。

  经过跟踪调查发现,这名盐贩子平时以收购废品为掩护,贩运私盐时白天到食品加工户或摊位上推销工业粉盐,联系到新客户时,凑够一吨就开车到无棣购买私盐,以每袋25元购入劣质工业粉盐(100斤/袋),再以每袋45元-50元的价格在滨州销售。经过努力,稽查人员最终于11月6日晚将这名盐贩子抓获。

  随后,稽查人员与滨城区公安局经侦大队顺藤摸瓜,打掉一个集采购、运输、联系、销售一条龙式的贩运私盐窝点,收缴工业用盐2000斤。

  市盐务局工作人员说,工业盐中不仅含有其他杂质,还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如果用作食盐会引发中毒。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