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茅台不敢“入奢”说明反腐边际不清

2011/12/7 13:59:35 来源:青年导报网

    11月29日,记者从世界奢侈品协会证实,“大概在一个月前,贵州茅台曾给协会打电话咨询进入全球100强奢侈品榜单事宜,随后双方还就一些资料进行了邮件往来”。但由于该消息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茅台暂停与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接触。协会负责人亦表示,茅台入奢够格。(《京华时报》11月30日)

    茅台算是“手机中的战斗机”,在中国白酒中,算是美誉度最高的白酒。近期,由于消费旺盛市场供应紧张,所以价格疯涨。有媒体报道称,茅台集团旗下贵州天朝上品酒业(国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袁进表示,现在飞天茅台国内部分城市的零售价达到2100元一瓶,但这还不算什么,3年内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或将突破5000元一瓶。如果真是这样,从价格上来看,应该算是奢侈品了吧。

    当然,国际奢侈品有其特定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具备一些特征,更注重原产地、历史沉淀,在工艺上、材料上或者给客户营造的体验上能够给人们带来生活必须品之外的享受和完美体验。茅台除了在价格上越来越接近奢侈品外,其实也正如奢侈品协会所称的“够格”,比如茅台的历史可以最早追溯到汉代,而在1915年贵州茅台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著名蒸馏名酒。从文化上来看,品味茅台酒就是一门学问,民间也兴起有茅台酒衍生出的“茅学”,对茅台酒的文化研究也逐渐兴起。所以,茅台申请入奢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在媒体报道入奢的消息后,茅台公司先是高调、进而遮遮掩掩称“不知情”,到现在的“停止接触”,茅台急流勇退,可能真是迫于舆论压力。但是,这是什么舆论的压力?是来自民意的压力吗?当然不是。如果真是迫于舆论压力,舆论一直反对茅台的涨价,但是茅台何曾“迫”过,怕过?茅台之所以不敢入奢,是基于舆论对公款消费的监督的压力。入奢之后,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上行走得更从容,也可能给进一步涨价提供契机和借口,但是如果考量一下,茅台最大的消费群落,那么入奢则是具有危险而不可测的前景。一旦成为奢侈品,公款消费则会有所顾忌,牺牲掉这么一大块市场,是茅台不敢想像的。从某种意义上,茅台的品质固然不错,但如果没有官方的力推,没有公款消费的助力,茅台是不会发展这么快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茅台停止入奢,是出于经济理性,则绝非政治自觉。茅台不敢入奢,是迫于潜在的“官场舆论”的压力。

    茅台不敢入奢,只是想继续占据公款消费市场。但是,即便不贴奢侈品的标签,从价格上来看,也接近奢侈品了:标号50年的茅台零售接近1万5,30年的也近8千多,这难道还不是奢侈品吗?所以,茅台不敢入奢,至少让我们明白了两点:现在舆论对公款消费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大了,消费茅台就是消费奢侈品,就是腐败。同时公务人员收茅台酒就不是礼品,而是受贿。如此,则会倒逼茅台入奢。

    茅台不敢入奢,恰恰说明,我们在反腐败方面,还存在着边际不清、认识模糊的地方。不是吗?除了茅台之外,还有许多天价酒、天价烟,如果在反腐部门在反腐标准方面进一步明确,划清腐败边界,这些“天价”消费品,其实,很可能和房价一样,能够被调控掉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