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吉林九台市:粮食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2011/12/19 14:36:57 来源:新浪网

 企业有龙头 农民有奔头

  每公顷特用玉米通过深加工,可增加农民纯收入3000元;畜产品经过加工,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2000元;实施“人参振兴工程”,参农收入年均可增长20%

  城市晚报讯  8月份,群山环绕的九台市沐石河镇桦树村 , 一条弯弯的乡间小路分开了两旁的玉米地 。“俺们屯的这种黏玉米和普通玉米不一样,技术、种子全是农业专家提供的,现在这苞米全身上下都是宝,很好卖。”村民刘万青指着玉米田说。原来, 桦树村村民与一家玉米加工公司签了黏玉米收购合同 ,自此之后“ 增产不增收 ”的状况再未出现过。与此同时, 由龙头企业“领跑”、带动农民致富的新模式在吉林省粮食、畜牧、特产等产业全面铺开,使农产品(12.24,-0.05,-0.41%)加工业成为全省经济第二大支柱产业。

  粮食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为农民“鼓钱袋”

  刘万青说的玉米加工公司叫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鲜玉米系列食品生产企业。“农闲时,我们还能到天景打工,挣点钱。” 正在老榆树下打扑克的村民笑呵呵地说。在天景公司九台生产基地玉米花丝饮料生产线,记者碰到了不少来自周边农村的打工者。“玉米花丝饮料原料就是‘玉米胡子’,全吉林省一年有90万吨‘玉米胡子’,原来都是废弃品。现在一垧地农民因此可增收2000元。”基地负责人介绍说,随着黏玉米加工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与普通玉米相比,每公顷特用玉米通过深加工后,可增加农民纯收入3000元。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吉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措施和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使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与汽车、石化“ 三足鼎立”、最具活力和希望的支柱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以天景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有效地带动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像刘万青一样的农民再也不为市场而犯愁了。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链接,吉林省将农户、公司、市场各个层面有效对接,不仅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而且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农民挣钱的渠道越来越多。

  大型粮企落户带动县域经济  破题“新东北现象”

  过去曾有一个很令吉林人无奈的“新东北现象”——农产品积压,农民增收缓慢,甚至有些年头增产不增收。“以前,玉米收获后得半夜起来,赶着大早,排着长队去粮库卖粮,但是现在厂子多了,我们的粮食就不愁卖了,价钱也比周边乡镇高一些。”榆树市弓棚镇农民王庆山说 。

  随着中粮集团、吉粮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发的粮食深加工项目落定,现在当地每年生产的粮食都供不应求,农民手中的粮食有了市场,种地的效益有了保障,粮食收购价格比以前高了不少,“卖粮难”彻底成了历史。“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7%以上。”榆树市委书记李国强说,落户榆树市的100多家外埠企业,玉米化工、生物制药、白酒酿造、畜禽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现在粮食加工业已成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的主导产业。围绕玉米、水稻、大豆等精深加工,以大成集团、中粮生化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吉林省的粮食加工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曾经令人尴尬的“新东北现象”被彻底破解,也使得“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尴尬现象开始减退——榆树、公主岭、梅河口这些赫赫有名的农业产粮大县(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上缴的税收现已占县(市)级工业税收的60%以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