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蒙牛屡屡“郑重”,民众愈加沉重

2011/12/27 13:29:07 来源:新民网

 时言平

  自从三聚氰胺的梦魇走进民众的生活,乳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健康忧虑,成为萦绕在中国民众生活中难以驱散的魔咒。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而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强致癌性。(12月25日《新京报》)

  或者,民众应该表示庆幸。因为在蒙牛冰冷的声明和道歉中,称涉嫌致癌的该批次产品接受抽检尚未出库,已经对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确保没有问题产品流向市场。可是,如果质检总局不是刚好抽检到蒙牛该批次产品,这批致癌牛奶岂不已经流向民众的餐桌。如果民众喝牛奶要靠撞大运来避免喝上有毒牛奶,那这样的食品环境也未免太过残酷。

  包括蒙牛在内的中国乳企,表达过太多类似“郑重”的歉意。但每一声“郑重”,带给民众的是沉痛的代价和深重的忧虑。也许,对于乳企而言,道歉已经成为危机公关的范式,但是对于民众而言,这样的道歉和声明听多了,恐怕要绝望。从某种意义而言,对乳品安全的忧虑已经在声声郑重道歉中成为民众心中的乳品癌症。

  避免产品再次危害民众的健康,郑重道歉更是一种郑重承诺。但对于蒙牛等乳企而言,只不过是危机公关的手段罢了,目的只为事态平息,岂不知这种阴影无法挥去,只会在民众的内心日益积聚。而这种无所顾忌,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源自于为其错误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还不够大。

  企业的利益以及相关的地方政绩,不仅绑架了民众的利益,更是裹挟着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结石宝宝、致癌疑云……给民众的健康带来这般恐惧,理应被逐出市场。但很显然,乳企特别是乳业巨头已经不仅仅只是参与市场的企业,更是包裹着诸多复杂利益的结合体。地方和官员的政绩在里面,企业的利润在里面,甚至乎中国乳业的未来也被包裹在里面……撼山易,撼寡头难,这恐怕正是乳品癌症难以切除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乳品新国标不升反降,为什么造成这么大的健康安全危害乳企却毫发无损,为什么……利益构筑的城堡如此坚固,民意的回击只能无力。用脚投票吗?一方面事关着健康营养,一方面大多时候只能选择这些乳业巨头的产品,民众对于健康安全完全不能自我做主,这也是为什么民众明知这种“郑重道歉”只是谎言和敷衍,却无计可施的原因。

  脱离了自由竞争的法则,生长在利益构砌的城堡里,在利益面前所谓对生命健康的敬畏和呵护也就无从谈起。只有消费者的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安全的时候,或许在乳品的安全问题上才能达成真正的共识。附庸于强大的利益群体,没有生存的忧虑,民众的呐喊和忧虑对于乳企而言,或洞若不见,或敷衍塞责,企业伦理和文明又从何谈起?当乳业巨头已然是某种利益共同体的利益核心,所谓监管也只是缘木求鱼。

  “乳品癌症”靠什么来根治,或许要从自律、监管、竞争等多方面去论证。但至关重要的一点,还是应该让企业的生存安全与民众的健康安全关联在一起,否则乳品频发的安全问题就真的要成为社会的癌症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