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粮借金融链抢占大米控制权

2012/1/3 10:41:59 来源:食品产业网

    在小麦大豆控制权上并不占据优势的中粮集团,希望在大米板块中占据先机。在大米主产区黑龙江,一种新的模式正在酝酿。

  中粮参股地方银行,并利用地方银行的金融优势贷款给米业公司,米业公司从农业合作社收来的大米“必须”卖给中粮,中粮从而逐渐控制整个地区的大米产业链。“我们每年最高可以从龙江银行贷款6000万,今年到目前已经到位的资金为3300万。”宏信米业总经理韩素伟表示。龙江银行是当地一家商业银行,中粮现在是第二大股东。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的宏信米业是该县规模最大的稻米加工企业,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韩素伟是该公司的创办人,也是目前100%股权的拥有者。在2009年其产值突然迅猛增至1.1亿元,并在此后3年均保持在1亿元以上。让宏信米业突飞猛进的背后推动者是国内粮企巨头中粮集团。“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从农民那收来稻米,把稻壳去了,将半成品卖给中粮。”韩素伟认为中粮扶植宏信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其“能从农民手中收来粮食”。据透露,宏信米业花费接近3年的时间才将农户集中起来,“农户并不好管理”。

  在产粮重地大东北,以订单模式抢夺粮源的中粮“粮局”已初露雏形。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中粮米业在江西、江苏、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份大米主产区推动合同种植,以期主导上游粮源控制权。

  “在稻谷主产区,中粮引进优质品种,引导稻农进行种植,采用优质栽培方法,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中粮对于其力推的“订单农业”模式如此阐述道。

  早在2007年,中粮集团就以“战略投资者”角色参股大庆商行,在龙江银行组建成立后,中粮则转身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虽仅为二股东,中粮在龙江银行最为重要的农业金融业务中却有着绝对的发言权。“龙江银行在扶植我们之前需要得到中粮的认可。”韩素伟表示。事实上,据此前的公开报道,中粮参股大庆商行后第一项要求就是推出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并在第一时间组建一个专注落地的独立部门。“中粮帮助我们推出‘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为订单农业资金需求的一方提供流动资金,支持他们去收粮。”龙江银行三农业务负责人安军伟说。

  在具体操作中,中粮玄妙地引入了第三方——中粮信托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中粮集团旗下的全资金融机构。即利用信托的财产隔离制度,中粮信托为龙江银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中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利用信托受益权质押为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量化股份形式入社,合作社对土地实行规模化耕种,并承诺以每亩保底收入、盈利分红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收入的分配。”中粮方面表示。

  韩素伟认为,这种模式其实最终是将农户拥有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中粮旗下,中粮从而实现控制土地,“核心目的是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承包过来。”

  据中粮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现在,中粮信托共成立农业金融信托项目30个,累计规模30多个亿,涉及农业食品企业36家,涉及耕地面积累计超过10万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