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蒙牛高管被免职 “钱景”依旧不容乐观

2012/1/10 9:34:20 来源:世华财讯

    有消息称,蒙牛部分高管因毒牛奶事件被免职或遭受处分。但蒙牛仍欠消费者一个调查结果,蒙牛至今仍未对外公布问题奶源何在。蒙牛一两个高管被免职对于改善蒙牛的现状并未多大益处,蒙牛的“钱景”依旧不容乐观。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称,蒙牛毒牛奶事件的处理一事有了最新进展,蒙牛部分高层因牛奶中黄曲霉素M1超标被处分。据港媒报道,蒙牛乳业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首次提及“部分负责产品质量监控的高层已因本次事件被免职或遭受处分”,但并没有透露具体人数及人员名单等细节。

    蒙牛销量大降80%毒牛奶真相仍未大白

    蒙牛乳业自上月四川眉山工厂纯牛奶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M1含量超标后,尽管并没有任何产品遭超市或零售商下架,但产品销量受到重大影响。蒙牛管理层上周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在一线城市的销量大幅下滑50%-60%;农村市场下降不明显。

    尽管蒙牛集团称事件已有调查结果,然至今仍未对外公布问题奶源何在。目前,亦未有任何一家奶源承认自家饲料、原奶有问题。

    蒙牛“问题奶”事件发生后,现代牧场也被业内视为“问题奶”最可疑的来源之一。蒙牛对外宣称黄曲霉素M1来自于发霉的饲料,但“问题奶”曝光后,现代牧场负责人称蒙牛没到该牧场调查过,这也说明现代牧场的饲料不存在问题。“我们与蒙牛的合作还和之前一样,生产照常,牛奶照送,蒙牛也没为这事找过我们”。

    现代牧场负责人刘长军表示,蒙牛“问题奶”事件对该牧场暂无影响。据其称,该牧场日产原奶约100吨,其中70吨~90吨送往蒙牛眉山加工厂,占后者原奶产量的60%~70%。

    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集团已投入30亿元进行奶源建设,并表示从奶源到成品严格把关,确保“批批检验、批批合格”。然而,从现代牧场获得消息是,当前,蒙牛并没有在现代牧场入驻人员进行监测。至于其他奶站是否有蒙牛的人员入驻监测,也不得而知。

    中粮集团增持蒙牛意在何方

    2011年12月30日,蒙牛乳业获控股股东中粮集团小幅增持股份,以平均价格18.689港元买入蒙牛220万股,涉资约4112万港元,所持股份由27.96%增加至28.09%。这是自蒙牛在爆发毒牛奶事件导致股价重挫之际,获得大股东以实际行动支持。

    在毒牛奶事件之后,各大行业报告均认为,这次个案尽管没有三聚氰胺事件严重,但蒙牛的近期销售表现将会影响盈利。花旗大幅下调目标价26%至26港元,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瑞银也削今年盈利预测16%至17%,以显示收入减少及推广开支增加,同样维持“买入”评级,降目标价23%。

    近日,除了蒙牛管理层频频出席投资者会议稳定军心,控股股东中粮集团用巨资增持股份,一方面也是力挺蒙牛,避免股价持续下跌。另考虑此前中粮集团也曾“雪中送炭”增持蒙牛股份,中粮集团吞下蒙牛之野心悄然彰显。一位接近中粮集团的知情人士直言,借着此次蒙牛危机,中粮将会加速对蒙牛的整合,强化对其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产业链”梦想。

    蒙牛“钱景”不容乐观

    自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的乳业一直面临信任危机。乳业龙头伊利、蒙牛相继爆出问题,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整个中国乳品市场变得“风声鹤唳”。自2009年至现在的2年多时间中,蒙牛已经出现6次问题牛奶事件,而2011年就有3次,蒙牛逐渐丧失了中国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

    自12月24日被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产品含过量黄曲霉毒素,蒙牛于12月28日假日开市后,即遭洗仓,股价连挫3日,跌幅达3成,市值蒸发过百亿。

    尽管蒙牛鼓励投资者称,截至目前蒙牛销量只较出事前跌10%至20%,销售受影响的产品主要是占总收入约三成的UHT纯牛奶,特仑苏等高档产品没受太大打击。此外,因为农历新年的销售高峰将来临,目前产品销售已经开始改善。有信心生意可在2至3个月后完全复元,蒙牛毛利率亦不会受影响。

    覆巢之下无完卵,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中国乳业已经元气大伤,相反,洋品牌在中国乳品市场的市场销售额日益增大。大河没水小河干,在消费者丧失了对中国乳企的信任之后,蒙牛等将不再是中国消费者消费的首选,没有了销量,哪能来毛利率,豪言壮语换不来“钱景”灿烂。

    食品安全,性命攸关。食品企业不能做有毒产品,这是最基本的经营理念。蒙牛要想“钱景”乐观,就必须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只有这样,才能换来消费者的信任,才能有资格成为龙头企业,才能促进中国乳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大市场繁荣了,小钱袋才会鼓起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