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稻谷最低收购价出炉 筑牢籼稻运行价格底部

2012/2/3 13:52:24 来源:证券时报

  在2012年春耕即将展开之际,国家再次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其中,早籼稻同比提高17.6%,中晚籼稻同比提高16.8%。尽管提高后的早籼稻托市价格仍低于市场实际价格,但最低收购价格为2012年籼稻运行价格筑牢了底部空间。

  国家发改委昨日公布了201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其中,国标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18元、18元和12元。

  和2011年相比,本次提价幅度有所提高。其中籼稻提高幅度较大,早籼稻同比提高17.6%,中晚籼稻同比提高16.8%。这对南方籼稻产区稻农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市场价格是一个有力的提振,同时也助长了稻农观望惜售心理。

  然而,与2011年早籼稻开秤价相比,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的提高幅度只有0.02元~0.03元/斤,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当前,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已十分接近当前市场收购价。

  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我国2011年产早籼稻市场均价一直在1.2元/斤的水平之上。在收购高峰期,我国早籼稻收购价一度突破1.3元/斤,而截至2012年1月31日,早籼稻市场均价在1.2元~1.22元/斤。

  显然,虽然托市价格的提高,仍低于市场实际价格。但最低收购价格为2012年籼稻运行价格筑牢了底部空间,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及心理推动要高于实际的拉动,尤其是对粮农及市场主体对后市看好的预期。

  市场人士预计,2011年早籼稻生产形势和2012年早籼稻市场供需情况将成为支撑早稻市场上扬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早籼稻播种面积为575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5千公顷;总产为3276万吨,比去年增加143万吨,增幅为4.5%。不过,和往年相比,2011年我国早籼稻产量只是维持在正常水平,产量也称不上大幅提高。

  自2000年来,我国早籼稻种植面积也在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6819千公顷,已经下降到了2011年的5751千公顷。同时,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多,抛荒现象近些年来也愈演愈烈。2012年早籼稻种植面积的提高空间也十分有限。

  但是,稻谷的库存正处于历史低位,一旦需求出现井喷,价格仍将上涨。据中华粮网最新的稻谷供需平衡表中显示,2011/2012年度预计我国早籼稻需求量将在3225万吨左右,年度结余量也不会超过75万吨。经过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的持续拍卖,早籼稻国家库存已经跌至历史低位,市场补库需求较大。

  不过,国际市场稻谷库存正在12年来的高位。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最新的稻米市场监测报告中的统计,2012年全球白米库存料将达到1.51亿吨,为2000年来最高,且高于先前预估。预计白米产量为4.812亿吨,稻谷产量为创纪录的7.214亿吨,2011年11月时的白米库存预估为1.49亿吨。“按这种水平,库存将足以满足全球32%的预计消费量,高于2011年的30%。”而国际稻米贸易量预估下调100万吨,至3280万吨,较2011年减少5%,因多个主要进口国产出前景改善,可能削弱其进口需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