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四因素影响全年物价走势 今年物价不再猪说了算

2012/2/14 10:04:16 来源:CNR

  导读: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预计2月CPI同比涨幅将回到3%左右,全年仍有很多影响物价的不确定因素。经济之声聚焦:影响全年物价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充满变数的物价,是否会制约一季度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未来价格调控会在哪些方面体现出"稳中求进"?

  中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昨天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交流,对大家关心的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做了分析和预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CPI同比涨幅比去年12月略有反弹,达到4.5%,这个数据公布时,今年全年的物价走势再次牵动人心。2月份的CPI涨幅会不会继续扩大?今年的物价还会上涨吗?"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总基调在价格领域会有怎样的体现呢?对此,周望军的分析是,受节日和天气因素影响,1月份CPI涨幅超预期是可以理解的,2月CPI将会有明显的下降,应该能够回落到4%以内,甚至可以达到3%左右。但是纵观全年,影响物价的因素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现在推断今年的整体水平为时过早。此外,周望军透露,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稳中求进"的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包括推行阶梯电价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等。如何理解未来CPI走势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进行分析。

  四大因素影响全年物价走势

  主持人: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的预测中,我们看到2月CPI涨幅可能有明显的回落。但是他认为现在推断今年全年的整体水平为时过早,因为影响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影响全年物价的因素有哪些?

  祝宝良:现在讲影响全年物价上升的因素,我们过去主要分成四大类。一是输入性的通货膨胀,主要像国际上的大宗商品、原油等等这些价格,它的上升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像现在的伊朗问题,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二个因素主要是考虑到国内的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基于受到了农民工资水平上升的影响,也受到了天气的影响,这几年主要中国的物价上升就表现在这一点。1月份物价上升那么快,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猪肉的价格和蔬菜的价格在过年期间上涨引起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商品的的价格上涨,1月份的价格是非常低的。第三个大的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这个预期老百姓看到国际国内货币多了,或者是一些炒作过大,大家都觉得可能引起了物价上升,由于预期的变化,导致商品的提前消费引起了物价的上升。第四个大的因素可能是我们把它叫货币发多了,直接导致需求过大,影响物价上升。

  现在看起来货币因素影响不大,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因素存在而且不确定性也很大,但是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也不是最主要的。影响中国物价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怎么稳定老百姓的预期,包括对房地产的价格的预期,第二个可能就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升。

  今年物价不再猪说了算

  主持人:去年物价的涨跌由猪说了算,当然这是民间的一种戏言了,您刚才也提到了猪肉和蔬菜的价格对整个1月份CPI的推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于是很多人也关心说今年的猪肉价格还会不会成为拉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祝宝良:今年我想猪肉的价格可能不是主导因素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猪肉价格本身是有一个生产周期的。通过去年一年的猪肉价格暴涨以后,现在各个地方的养猪积极性比较高,猪肉的价格会适当的回落。今年猪肉价格应该不是主导因素,如果物价继续在涨,可能粮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因为今年年初提高了小麦的收购价格,提高了稻谷的收购价格,提高的比重都在10%-18%左右。但是粮价上升的涨幅不会像猪肉蔬菜这种暴涨暴跌,因为可以通过粮食的收储进行调控。

  财政货币政策或适度宽松

  主持人:现在百姓越来越关注物价走势,因为它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的价格改革,影响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两天也提出,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要从一季度开始,结合您对物价走势的判断,这个一季度的预调微调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祝宝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控通货膨胀,另外还有三个目标是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宏观调控是要看这四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从目前来看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的因素可能有所变化,主要反映在农产品的价格以及老百姓的预期上,输入性的通胀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总的来看整个通货膨胀的压力是下降了,1月份如果取消猪肉价格和蔬菜价格这种季节性因素以后,物价上升的幅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之下,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就从控物价转成了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保持就业的稳定。

  这也就是温总理讲的要事先的预调微调,就是说要在稳定物价的同时,还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稳定增长的预调微调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财政政策上要适度宽松,第二个是货币政策也要在稳健的基础上稍微有所宽松,所谓的稳健就是既要保物价稳定,还要保经济增长。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应提上议程

  主持人:控通胀是老百姓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大家还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改革价格这方面,包括阶梯电价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您觉得今年会出台具体的措施吗?

  祝宝良:在中国我们讲节能减排也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好,很重要的问题是资源能源产品的价格的调整问题。过去几年一直没有在这方面做工作,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这些商品价格上升以后可能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带来一定的影响。今年的通胀压力可能下降,同时节能减排的任务比较重,特别是国际上像伊朗问题以后可能导致一些能源的供给短缺,甚至短期内能源供给供不上。在这种情况之下,节能减排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最好的办法是调整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要调整,一个是天然气,第二个是能源价格,特别是石油价格。石油价格22天的定价机制大家都认为太长了,能不能把它缩短到一个星期,让大家随时感觉到价格在波动。第三个是水资源的价格,还有环境包括垃圾收费等等这些价格。此外,过去几年电力价格一直没有动,存在煤电倒挂的问题,所以电力价格的调整也应该在这个议事日程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