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有弹性未必是假鸡蛋 低温保存时间长变“橡皮蛋”

2012/2/19 10:07:50 来源:京华时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的谭小姐从超市买回来的鸡蛋,煮熟后将蛋壳剥开,结果发现蛋黄很难咬得动,拍在地上竟然弹性如橡皮球般迅速弹起。“橡皮蛋”的故事很快在网络上传开,关于真假鸡蛋的争论也引发人们热议。

  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云无心指出,在鸡蛋行业,“蛋黄异常”是比较常见的鸡蛋不合格原因之一,“橡皮蛋”是重要的一种类型。

  正常的鸡蛋如果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蛋黄也可能变硬而成为“橡皮蛋”。而橡皮蛋最常见的成因是饲料中的棉酚含量过高。棉籽饼是棉籽提取油之后的残渣,富含蛋白质,经常被用在鸡饲料中作为蛋白质来源。棉籽中含有一种色素叫做“棉酚”,游离的棉酚会与蛋白质中的赖氨酸结合阻止它被吸收利用。此外,棉酚还会抑制胃肠中的蛋白酶活性,从而影响鸡的生长,以及影响下蛋的产量和质量。

  有大量的数据发现,棉酚含量过高会导致橡皮蛋。此外,棉籽饼和许多植物中还含有一类叫做“类环丙烯脂酸”的物质,也会导致橡皮蛋的出现。在美国有一种叫做“苘麻”的野草,经常在玉米地里茁壮生长。在美国那种机械化的种植和收割方式下,它们的籽就很容易混入玉米中。用来做鸡饲料的玉米,也就需要很小心地清除它们的存在。除了这种野草,它的近亲也能产生类似的后果。

  云无心提醒,事实上,棉酚过高并不仅仅导致“橡皮蛋”,还可能导致“杂色蛋黄”和“蛋黄颜色异常”的出现。后者是指蛋黄的颜色与正常不同,较少出现。而前者是指蛋黄颜色不均匀,存在深色或者浅色的补丁,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除了棉酚过高外,导致蛋黄杂色的可能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药物、杀虫药、高温下保存时间过长、缺钙等等。饲料中的单宁酸含量过高,也可能导致蛋黄杂色。在常规的粮食中,有些品种的高粱就含有大量单宁。用这样的高粱喂鸡,也很容易出现蛋黄杂色。

  专家提醒,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传说中化学合成的“假鸡蛋”,还是鸡下的“不合格的鸡蛋”,都是不合格产品。即使是“天然的”“喂粮食的”“吃草的”鸡所下的蛋,不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这样的鸡蛋有没有害不好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丢弃的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