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广西物价涨幅从“全国第一”到“全国倒数第一”

2012/2/22 9:44:07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尽管汽油和燃气价格开年就涨,一些食品的价格却有了回落。2月19日上午,韦女士在南宁某超市看到4.1元/斤的鸡蛋价格时,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几个月前,鸡蛋涨到5.8元/斤,排骨23元/斤。有一次我30元只买到了细细的两根肋条,剁成块只有小小的一包,贵到我想忘记都难!”提起去年一度飞涨的物价,广西某区直单位的白领王小姐记忆犹新。

  的确,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区物价形势异常严峻的一年,尤其以上半年最为明显。价格水平高位运行,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上演了一部令人心悸的“极度险情”,到5、6月份,终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两次7.7%的涨幅,位居全国之首,领跑其他省市。

  稳价安民成为当务之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继严控政府提价项等措施出台之后,又紧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下决心在全区95%的物价定价已经完全市场化,政府拥有直接管理权限的物价仅存5%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控制住物价过高过快上涨势头。

  为分解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任务,强化各级政府控价责任,在年中举行的全区物价工作会议上,14个地市的市长与自治区政府签订了控价责任状。随后,市场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全区主要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每日监测报告制度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等相继启动或建立,为我区加强和改善价格调控,稳定市场物价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于抓牢了缰绳,勒住了马头,“野马”终于被拦下。从去年7月起,我区CPI涨幅逐步回落,到11月,CPI涨幅已降至2.7%,居全国最末;12月CPI涨幅1.9%,居全国倒数第二。“野马”变“黑马”,兄弟省市刮目相看。

  稳定食品价格,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关键。去年的后5个月,全区14个地市均对猪肉、大米、食用油实行了定点限量平价销售。全区用于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资金约3亿元,累计销售平价大米6.1万吨、平价食用植物油800吨、平价瓶装食用油206.6万升、平价猪肉2.4万吨,百姓得到了实惠。

  “大概是去年8、9月,我发现在淡村市场等一些菜场,每天都有比市场价便宜两元的平价猪肉、排骨等,从那时起肉类价格就比较稳定了。蔬菜、鸡蛋等价格也开始缓慢回落,逐渐回到2011年上半年的水平。”南宁市家政工作者覃大姐说。

  “稳定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必须正确把握好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物价局长杨京凯表示,在2011年物价调控工作中,我区坚持做到了“保两头”:如为保护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利益,从新粮上市起,就较大幅度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同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正式启动,又切实保障了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利益。

  据了解,2011年,我区为调控价格而投入的财力、物力之多,为多年来罕见。在这场保供稳价攻坚战中,我区全年CPI累计上涨5.9%,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的价格调控目标任务,排全国第五位,广西的价格调控工作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