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河南“草莓大王”的新课题:让每斤草莓卖几百块

2012/2/27 17:35:29 来源:新华网

  2月23日,记者在中牟县姚家乡西春岗村的草莓种植大棚见到了李峰,刚在北京参加完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他显得有些兴奋。“在这次会上真是开眼了,人家的高端草莓每斤能卖到300块钱,咱的草莓最高才卖到每斤40块钱,差距大着呢。”他说,“不过,人家的管理水平确实先进,品种也优良,口感好、产量高。”

  2004年,李峰像捧着宝贝一样从浙江带回100颗草莓苗,从此引燃了当地农民草莓种植热潮。

  2005年4月,李峰组织村民成立了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当时参与的农户有49户,草莓种植面积为80亩。发展至今,该合作社的参与农户已经达到397户,草莓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亩。作为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李峰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大王”。

  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种植的草莓主要在中牟县销售,后来市场拓展到郑州。利用互联网,李峰又发展了许多外省的客户。现在,东北地区以及甘肃等地的销量占了合作社草莓产量的40%,郑州及周边地市的销量占40%,在中牟本地的销量只占了20%。

  “我们还跟郑州的多家超市签订了供销协议,可以说草莓供不应求。”看起来很质朴的李峰一聊起草莓就神采飞扬起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增加草莓的附加值,让草莓的价钱卖得更高。从北京回来之后,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一方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要从产品质量上挖掘。我们的草莓已经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现在得到的消息是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等到认证下来,往我们的包装箱上一贴,那草莓就能卖更高的价钱了。下一步,我们还准备面向中高端消费者推出有机草莓。”

  李峰是个有心人,他拿出一个数码相机,拉着记者看上面的照片。“这些都是我在北京的草莓大会上拍的照片。瞧,草莓还能加工成很多产品哩。”他边翻照片边说,“这是草莓酒,这是草莓果昔粉,这是草莓奶昔……如果能引进草莓加工,那跟种草莓挣的钱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