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评论:如何反思一包剩菜引发的争议

2012/3/1 10:43:57 来源:天津网

 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与新鲜,酒店倒掉剩菜的行为不难理解,如果员工打包剩菜带走成为惯例,难保不会有人夹藏私货,由此势必会给酒店管理带来更多难题。对于一家五星级酒店来说,管理制度无疑要细致而严格得多。无论是出于保障顾客利益的考虑,还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酒店做出这样的规定本身并无不妥。

  宁可倒掉食物也不允许员工再次回收利用,这样的规定看起来颇为不近人情,但是,倘若放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背景中,这样的规定也许不难理解——无论是“地沟油”、“回炉奶”,还是“染色馒头”,哪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不是极端“节约”的典范?尽管与厉行节约的民俗相悖,但在食品领域,无原则的“节约”正是安全的大敌。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在替酒店开脱,实际上,酒店内部的管理缺陷也有很多——酒店自助餐为何普遍存在大量剩余饭菜,对于食客的铺张浪费,酒店是否尽到了告知劝诫的义务?当员工私自打包剩菜早已不是秘密的时候,酒店是否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一次违规就遭除名,这样的处罚未免失之过重。

  作为一个劳动者,李红微薄的收入令人同情;作为一个母亲,她寄希望于打包剩菜给儿子补营养的举动令人叹息。但是,这些问题却远非酒店所能解决。

  我们也许可以谴责酒店过于严苛的处罚,令李红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却无法解决她今后仍将继续面对的生存困境。我们也许可以呼吁一家用人单位更加人性化地对待员工,但却无法勒令所有用人单位都能超越现实制订出令人满意的待遇。

  要让劳动者更加体面地劳动、更加有尊严地生活,这份体面与尊严,显然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用人单位的大发慈悲、网开一面——这才是此次事件最发人深省的内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