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揭开餐饮消费7大潜规则 吃喝背后小心 黑色陷阱

2012/3/14 14:44:18 来源:辽宁新闻网

花

    最低消费、禁止自带酒水、纸巾小食收费……消费者只要有外出就餐的经历,肯定就遇到过这些餐饮行业的潜规则。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像到酒楼吃顿饭这样的小事也已日渐成为消费投诉的热点。清远市消委会工作人员称,近段时间有关餐饮行业的投诉增多,投诉量上升源于潜规则盛行以及陷阱多多。

  “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从消费者投诉和消委会调查的情况看,清远餐饮行业目前至少存在4种消费陷阱,暗藏7大潜规则。

  -四大陷阱

  一是“时令价”模糊不清。海鲜、家禽、高价蔬菜,经营者往往在餐牌上标着“标时价”,消费者结账时才发现价格高得惊人。

  二是优惠券限制多。一些酒楼以优惠代金券招徕生意。当消费者下次就餐并出示代金券时,店方则以“这种券只能在一天中某个时段使用”、“这种券只对某些菜品有效”等理由搪塞,并以代金券背后印制的“使用规则如有改动,恕不提前通知”、“本券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等条款开脱。

  三是原料中途调包。即消费者所选择消费的食品与经营者提供的不一致,即便是要求当面验证,也不能避免商家在烹饪环节做手脚。

  四是海鲜计量作假。由于许多海鲜要按斤称重且价格不菲,受利润驱使,经营者常常在海鲜计量方面做手脚。如在电子秤下面垫塑料泡沫,导致称量时缺斤少两;等消费者挑选好海鲜时才按单价数字并“开始计算”,将秤盘与海鲜一起称重计价;将海鲜猛地扔进秤盘,产生的冲击力使秤的计量数字瞬间加大,导致计量不准;在电子秤前堆放物品,或将秤放在较远处,让消费者难以看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