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用植物油生产过程中若干安全问题

2012/3/25 9:51:24 来源:荆门日报

  食用植物油生产过程中若干安全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料生产国、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国、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和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的食用油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加工量显著增加,食用油品种不断增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能耗不断下降。

  但在食用油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可预见的食用油安全范围内,还存在因化学类异物污染、内源性品质劣变、抗氧化剂超标以及掺伪掺假等引起的食用油安全性问题。

  化学类异物污染主要包括矿物油、杀虫剂残留、二恶英及类似物、塑化剂、其他多环芳烃类、重金属离子等。食用油内源性品质劣变指油脂、蛋白及其他物质氧化、聚合、降解产物,典型的如3-氯丙醇、缩水甘油酯等。油脂最常用的抗氧化剂虽然合法,但存在滥用现象。掺假掺伪主要体现在掺入桐油、蓖麻油,使人中毒;掺入可食用低价油,以次充好;掺入废弃食用油、地沟油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不断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也对我国食用油安全保障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严把食用油生产环节质量关,确保食用油生产安全,对于公众健康和社会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

  油菜籽的营养及加工促进技术

  油菜不仅是一种油料作物,还应作为一种资源,可以从生长的不同环节来利用。油菜苗期可以作为青饲料,抽薹期可以利用菜薹,开花期可以发挥其观赏功能,比如举办油菜花节,油菜籽可以加工利用,秸秆可以还田、加工成肥料,菌核也可以提炼,可以运用到生物柴油中,总之可以构建产业链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人们都比较关注食用油安全问题,不仅是数量安全,还有质量安全。最近,我们正在做一个适用油菜籽加工的课题,即清洁、高质化的加工技术。传统的加工工艺影响油菜籽销售的主要是颜色过深、风味不好、营养因子的把控等问题。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地研究油菜籽加工促进技术。

  为了改善目前现有工艺对菜籽油营养价值的破坏,新的制油工艺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开发出来的脱皮冷轧工艺、适温预榨—浸出制油工艺、低温榨油制油工艺,能有效保留菜籽油的营养价值,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菜籽油。同时,我们还利用生物发酵等技术,降低饼粕中的不利成分,提高饼粕的附加值和利用率。此外,我们还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压榨特性进行研究,提高油料的出油率,并将之与育种技术结合,进行改良,提高产业效率。

  2011年菜籽行情回顾和2012年行情展望

  2011年,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油菜籽市场长期震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至三季度持续高位震荡,四季度是一个快速下跌的阶段。

  大豆产量对油料市场的影响非常深刻。今年,受全球大豆产量、种植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油菜籽市场将会出现一些变化。

  今年我国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但由于单产提高,油菜籽产量估计与去年持平。市场对油料需求增加,而大豆产量减少的情况下,油菜籽的价格可能会高于去年。但影响今年市场行情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

  今年油料加工行业产能迅速扩张,局部地区甚至供大于求,油料加工规模化、集成化的趋势很明显,菜籽的进口量可能增加。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也会对国内的菜籽行情产生影响。欧债危机、叙利亚局势、原油问题、资金链问题,我们的油料加工企业要面临全球经济艰难的不利影响。

  展望今年的油菜籽市场,1至4月,市场仍受美豆掌控,油菜籽价格可能会上涨;5至9月,大豆上市、油菜籽也开始大量收储,价格可能会有下跌趋势;10至12月,油菜籽收储进入尾声,美豆又开始左右市场,价格又会有一些波动。但也不排除出现单边行情。总之,今年可能是油菜籽市场变化非常大的一年。油料加工企业要想站稳脚跟,不仅仅要了解加工技术,也要懂得金融、分析国际市场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