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农资“春耕涨价”现象再现 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2012/4/5 10:41:33 来源:央广网

    每年春耕,农资价格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这种周期性规律,被称为 “春耕涨价”现象。今年,涨价也如期而至。安徽省霍邱县农民王权:

    王权:稻种一斤半一小袋子,去年52块钱一袋,今天70块一袋!

    在农业部日前召开的南方早稻生产工作会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多省农业厅代表发言时,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了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湖南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处副处长钟武云:

    钟武云:发展湖南的粮食生产,必须要发展双季稻,但农民考虑的是效益比较低,实际上还是不愿意种靠行政推动,一年可以两年可以,五年、十年就很难了,最终还是要种粮有效益。

    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已经成为影响种粮增收的最大因素。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表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要在生产源头加以控制:

    邓干生:国家在能源价格上调的时候,适当的对增加的生产成本给予补贴。对种子企业,国家应该支持企业制种基地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抵御自然风险的政策性保险铺开,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对农资企业定价的指导和市场销价的监管就比较配套了。

    除此之外,很多专家以及基层农业主管部门都呼吁,建立快速灵活的农资价格上涨和补贴的联动机制。

    专家:国家在调整油价的时候,应该同比例的出台农资综合补贴的标准。稳步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提高的比例应该不低于预计来年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的幅度。(记者杨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