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药监局:螺旋藻2次抽检未造假 两种监管致两结果(2)

2012/4/11 9:12:02 来源:新华网

  疑问:

  螺旋藻片剂铅限量标准是多少?

  背景:

  两次抽检结论不同原因之一还包括双方引用的限量标准值不同。

  据《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显示,“一般产品”的含铅限量为不超过0.5mg/kg。但对“以藻类和茶类为原料的固体饮料和胶囊产品”的限量是≤2.0mg/kg。

  其中,标准并没有对以藻类为原料的片剂做出详细规定。

  新华社的报道认为,螺旋藻片剂铅含量应以不超0.5mg/kg为标准,但国家食药监局则采用的是“2.0mg/kg”的铅限量值。

  回应:

  国家食药监局表示,螺旋藻片剂铅限量不超2.0mg/kg是合理的。虽然标准未明确以藻类为原料片剂产品的铅指标限量,但由于片剂产品的食用量,一般与固体饮料相近,所以,以藻类为唯一原料的片剂产品,铅指标限量始终执行2.0mg/kg的标准。

  有中疾控专家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在以藻类为原料保健食品的审评审批中,片剂产品铅指标限量为2.0mg/kg,并且一直按此标准执行。

  注:国家食药监局表示,1997年,卫生部批准的第一个螺旋藻片剂保健食品就是按照铅指标限量为2.0mg/kg的标准执行的。2011年国家食药监局就此类问题组织过相关专家进行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以藻类为唯一原料辅以其他少量辅料组方的产品(包括片剂),铅指标限量为2.0mg/kg是科学合理的。

  - 举措

  保健食品将建黑名单制度

  食药监局将开展保健食品综治工作,重典治乱

  对于保健食品的监管问题,国家食药监局表示,决定开展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工作,重典治乱。

  国家食药监局表示,当前保健食品存在一些不法企业非法添加违禁物品;不按照批准的配方、工艺组织生产;虚假夸大宣传严重等问题。

  该局称,在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中,将建立起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另外,要全面提高准入门槛,调整保健食品功能范围,修订功能评价方法等;同时启动产品技术要求提高计划,开展清理换证工作。

  另外,对于媒体质疑的保健食品“蓝帽”标志在审批时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国家食药监局也表示,将进一步严格审评审批管理,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积极研究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审批制”和“备案制”相结合的产品管理方式。

  - 释疑

  螺旋藻产品铅限量值较宽

  不同产品限量值不同,茶叶比鲜乳标准大百倍

  昨日,有关疾控专家解释,螺旋藻的植物特性是,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吸附重金属铅,而螺旋藻也不是人类需要长期大量服用的食品,所以在标准中,螺旋藻产品铅限量值要宽一些。

  这名专家强调,每一种标准的制定,都是参考了中国人群的膳食水平、动物实验结果、重金属对人体影响、国外已有的标准等因素综合制定。所以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不同类食品的铅限量值也不同。

  比如鱼类食品铅限量值为0.5mg/kg、鲜乳铅限量值为0.05mg/kg、茶叶铅限量值为5mg/kg等。

  目前,国家批准的以螺旋藻为原料保健食品产品,一般每天食用量为2-6克,以2.0mg/kg限量计算,食用6克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的铅暴露量与饮用1袋(240毫升)牛奶或食用约半两(24克)鱼类食品的铅暴露量相当。因此,这一限量标准是安全的。记者 吴鹏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