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后期大豆进口价格将逐渐高起

2012/4/11 13:55:31 来源:农民养殖网
一、价格倒挂最高至1000元/吨 一季度大豆进口增两成
    油脂类市场的回暖,拉升了国内对大豆的整体需求。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3月份单月进口大豆483万吨,一季度累计达到133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1.6%。
    中华油脂网分析师李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季度国内食用油消费逐渐转暖,港口大豆库存不断下滑也提振了大豆进口需求。
    中华粮网昨日(4月10日)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港口大豆价格普遍在4000元/吨上下,其中广州黄埔港、天津港、大连港约为3950元/吨,宁波港、上海港则稳定在4250元/吨。
    而与此同时,国内大豆产区的收购价格却大多维持在4000元/吨之上。据中华油脂网消息,昨日吉林延边地区大豆市场收购价格为4000~4260元/吨,整体趋于平稳;而在河南永城地区,经过抛筛的一等商品大豆收购价格高达5000~5100元/吨,装车价至5200元/吨。
    “清明节前后,安徽河南商品豆收购价基本维持在2.6元/斤(合5200元/吨)的高位。”卓创资讯分析师赵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豆价格高企主要因供需缺口的存在。而国内外价差的拉大,或许是近期进口大豆迅速增加的原因,毕竟企业更倾向于追逐利润。
    鲁证期货谭亚洲表示,2月中旬虽然美豆价格并不高,但中国买家转向买入更便宜的南美大豆,当时南美大豆到达中国港口的完税成本价约为3600~3700元/吨。
    据中华油脂网监测,当前进口大豆理论加工利润在601元/吨,国产大豆理论加工利润在67元/吨。受此影响,当前当前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约582.88万吨,较1月初减少110万吨左右。
    李飞表示,由于近期豆粕和豆油出厂价格走好,油厂加工利润大幅上涨,油厂收购意愿增强,加之外盘走强带动,近期国内大豆市场走强。
    与此同时,受需求增加影响,曾连续10次流拍的临储大豆在4月10日的竞价销售中,出现4.97%的成交率,均价为3974元/吨。赵雪表示,临储大豆此前长时期流拍,而在近日油脂行情好转的环境下出现成交,也进一步说明市场供不应求,但价格仍不如进口大豆便宜。
    商务部近日预测称,中国4月份大豆进口量可能回落至390万吨。对此赵雪表示,随着国内大豆库存的不断消耗,低价位的合同不断执行,后期大豆进口价格将逐渐高企。4月中旬过后,4000元/吨的进口成本将难以寻觅,从成本上来讲,4月豆类具备上涨条件。
    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人士信玉民分析称,在原料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4月份国内大豆价格价格仍将维持上行趋势,这种趋势或将蔓延至相关产品。
    近年来,东北豆农的种植积极性趋弱,导致大豆产量逐年下降,大豆产量从前年的1400万吨降至去年的1200万吨,导致市场上的豆制品原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浮。
    信玉民表示,国内大豆价格主要受国际价格影响。目前,国际上南美大豆仍处于收割期,还需观察未来美国大豆的销售情况和南美大豆的产量,因此5-6月大豆的价格走势暂不明朗。
二、豆价涨势“欲断魂”
  跳空高开,连创新高,4天大涨5%以上……清明假期过后四个交易日,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上,不管是大豆、豆粕、还是油脂类期货都走出了几乎同样凶猛的逼空走势。农产品期货疯狂的行情让人惊呼:又一波“豆你玩”即将汹汹来袭了?
  昨日,国内大豆、豆粕、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品种收盘后均延续升势,创出收盘新高;其中,大豆主力合约收盘结算价为4764元/吨,比假期前已上涨235元/吨,涨幅高达5%。
  “4月10日晚间美国农业部将公布大豆供需月报,如果继续利多,后面还能继续涨。”在这波“炒豆”行情的中获利不菲的商品炒家刘先生最为关注国外市场的数据。清明节期间,正是国际农产品期货的大涨引爆了国内农产品期货节后亢奋的行情:大豆等品种纷纷跳空高开高走,而且涨幅还远大于国际市场,比如BOT豆油涨2.8%,国内豆油现货涨4.1%。
  “这次农产品上涨本身有着独特的基础。”锦泰期货分析师胡启雷认为,市场预计,美国农业部将在10日晚间的报告中下调美国2011/12年大豆结转库存预估,同时也将继续下调巴西和阿根廷2011/12年大豆收获量预期;这些消息都偏向多头,因此中线对这些农产品仍然看涨。
  交易所数据显示,清明节后,国内期货市场资金整体以净流入为主,大豆和豆粕、油脂等品种都是资金的主攻方向。
  反季节行情炒豆更香
  “今年的大豆行情很反常,淡季不淡。”刘先生告诉记者,这次“逗你玩”行情同时也是一次反季节的行情。此前,每年的3、4月份在传统意义上都是国内大豆市场的淡季,按照往年的经验,国内大豆以及豆粕、豆油等相关产品的价格都在这个时候达到低谷,然后开始缓慢回升,随后在7、8月份再上涨达到年内峰值。
  未来半年恐易涨难跌
  显然,对于今年的大豆来说,传统的规律并不适用。今年一季度以来,豆类、玉米、棕榈油、菜油等基础农产品开始从低位一路飙升,累计涨幅至今已经逼近20%。
  市场普遍认为,南美大豆产量的下降是这次上涨行情的导火索。由于南美前一阶段出现大范围干旱,受此影响,大豆主产区阿根廷、巴西的大豆产量预计不断下滑;引发全球性对大豆供给偏紧的担忧。
  “行情在淡季展开,反季节的表现很可能预示着未来还有可观的上涨空间。”胡启雷认为,这波行情的基础是全球大豆供应紧张,这一基础非常坚实,此外,无论是对于南美大豆产量大幅下调的炒作,还是对于新年度美豆播种面积减少的预估,都在近期奠定了豆类及油脂类商品上涨的基调。
  上涨的国内因素也不少,政策面有利好。由于国内需求方面也非常紧迫,因此在国际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国内价格涨得比国际市场更猛十分正常。
  金元期货分析师文克豪则认为,南美减产将导致中国的出口需求将转移至美国市场,如果中国需求保持强劲,2012/13年度美豆供需更加紧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下半年如果加上资金炒作等因素,国际大豆价格再创历史新高也是没有问题的。
  文克豪称,3月份以来,多家国际基金进驻农产品多头,预示这次农产品的上涨行情不会就此结束。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大豆曾在2008年创下1654美分/蒲式耳的历史高位,如果以此为目标,目前价位仍有超过15%的空间。
  近年来,中国国内大豆产量下滑,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产品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及阿根廷。据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3月中国进口大豆48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7.6%。1-3月累计进口总量1333万吨,同比增长21.6%。
  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机构大多认为未来农产品价格易涨难跌。
  “今年政策面上对大豆和豆粕都在收储价上有支持。比如大豆就有2元/吨的收储价作为支撑。”胡启雷表示,豆类
  清明后豆、油脂类期货品种主力合约行情
  商品名称 交割月份 3月30日收盘价 4月10日收盘价 涨幅
  豆一 1301 4529 4764 5.10%
  豆粕 1209 3244 3401 4.83%
  豆油 1209 9560 10066 5.29%
  棕榈油 1209 8570 9026 5.32%
  2012年4月10日豆、油脂类期货行情
  大连大豆主力A1301合约 4764元/吨 +0.7%
  9月豆粕合约 3401元/吨 +0.09%
  豆油主力Y1209合约 10066元/吨 +0.54%
  棕榈油主力P1209合约 9026元/吨 +0.53%
  菜籽油主力RO1209合约 10588元/吨 +0.32%
三、打破平衡后大豆行情如何演绎?
    三月份以来,黄大豆一号合约一直处于4400—4600元/吨区间内窄幅波动,波幅仅为4.5%。而近期随着外盘大豆的持续走强,加上豆油和豆粕期价的节节上涨,大豆也在四月初一举突破前期的盘整区间,持仓兴趣和成交量同步放大。我们认为,大豆期价后期会延续偏强格局,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保利地产多空力量分歧仍比较明显,当前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现货走强助推期价突破
  11/12年度国产大豆于去年10月份收获完毕。当时,正值欧债风险冲击下的全球商品系统风险集中释放的阶段,大豆未可幸免出现大跌,国内外豆类跌幅在10%-15%之间。当时国内产区大豆挂牌收购价格也仅在2.0-2.1元/斤之间,虽说政府出于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出台当年大豆临时储备收购价格为2.0元/斤(国标三等豆),但是当时市场空头氛围浓厚。近段时间(2月底)以来,CBOT市场在南美减产的不断利多炒作下,国际大豆期货价格节节上扬。尤其是近期随着国内外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甚至刷新新高之后,CBOT大豆价格更是突破1400美分,到达新的高度。而期货价格的上扬直接作用于进口大豆成本的提升,到岸价格从前期的4000元逐步涨到当前的4500元。港口分销价格也从3900元涨至当前的4400元/吨。国产大豆由于前期备货阶段收购成本较低,当前分销价格并未像进口大豆般上涨幅度过大,产区销售价格普遍也只在4100-4200元之间,从成本对比上已经具备了价格优势。加上外围因素的刺激以及大豆现货价格的走强,大连期货盘面大豆上涨也难。
  产区压榨利润回升明显
  国内产区油厂压榨来源主要还是国产大豆,近期北方豆粕现货价格(辽沈地区)已经攀升至3480一线,北方四级豆油分销价格也首次突破10000元整数位。按照产区油豆的购销价格进行压榨计算,产区油厂的压榨毛利润已经达到100元以上。这极大地改善了前期国产大豆压榨大幅亏损的状况,而且国家对国产大豆油厂压榨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也会刺激油厂的开工,这将在国产豆的需求层面给大豆价格带来支撑。
  高位套保盘压力不容忽视
  由于交易所交割细则限制,当前年度大豆的仓单必须在3月底前注销进行轮换。我们看到,从3月底国产大豆前期仓单已经全部被注销掉,但是可以进行检验后再度注册。国产大豆由于其交割标的比较独立,替代品较少,产区又比较集中,导致可交割的资源相对有限和集中。而由于前期卖出保值需求的现货库存拿货价格较低,基本在4100元/吨以下,所以加上一定的仓储成本和资金利息,卖出保值盘在期货合约上的成本价格推算也基本在4600元上下,所以期货价格一旦到达套保利润比较客观的时候,就会面临相应的套保盘的压力。当前价格已经到了4700一线,如果再度上扬,那么部分锁定现货市场远期收购价格的交易商在期货价格上方的抛盘会逐步增加。
  行情发展仍需关注资金动向
  由于大豆前期波动率小,资金收益率较低,导致较长时间来资金关注度不高。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一季度大豆合约总持仓一度下滑至40万手以下,而3月中旬以来总持仓一度增25%至50万手以上,期货价格打破前期盘整格局出现突破以后市场又出现减仓行为,当前整体持仓水平在48万手左右。这说明整体大豆市场的资金关注度仍在,但是不太稳定。我们认为,当前大豆期货价格会延续偏强格局,但多空力量分歧仍比较明显,后期仍需关注资金的动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