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耒阳新市镇四举措抓粮食生产

2012/4/16 13:44:35 来源:农产品加工信息网

    来源:衡阳市农业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初以来,耒阳市新市镇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早谋划、强部署、采取四项措施力推全年粮食生产。

  一是抓宣传发动造氛围。新市镇党委、政府将粮食生产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发展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班子成员合力抓,驻村干部具体抓的联动机制,发展粮食生产氛围浓厚。为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向全镇群众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1000份,将国家奖励扶持政策及措施全面向群众宣传。并通过在居民聚居地区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使群众充分认识到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惠民性。

  二是抓督查考核明责任。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村级和干部目标管理考核,镇与村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粮食生产考核办法,将粮食种植面积任务、增产目标任务等指标分解到村,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可能出现抛荒的重点区域、村组和农户,采取逐丘逐块登记造册,落实到人。对最落后的村由书记、镇长当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每人包干到组到户,保证不荒一亩田。严格奖罚兑现,多措并举杜绝抛荒,建立粮食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抓优质服务促落实。镇属各相关单位、站所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早稻播种保驾护航,对种子、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进行及早的调运,让农户放心春耕备播。同时,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推广早稻集中育秧,确保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物资及时发放到位,帮助农户解决困难,促其完成早稻集中育秧。目前,该镇23个早稻集中育秧主体全部完成播种和盖膜环节,落实早稻集中育秧面积3050亩。同时开放思想,放活体制,帮助对大兴隆村、高炉村、木兰村的荒地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渔则渔。

  四是抓示范带动求突破。坚持示范引路,对有条件的村组,鼓励逐步实行土地流转,支持帮助镇区种植示范大户解决困难,坚决兑现奖励大户政策。在政府的帮助下,黄泥村一种粮大户统一流转土地300亩进行粮食生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