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转基因大豆受诟病

2012/4/18 12:55:18 来源:广州日报

    新《粮食法》意见稿公布

  新闻追踪

  一直以来,转基因大豆备受百姓诟病。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官网公布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意见稿的出台,一方面意味着肆虐泛滥的转基因食品或将受到国家政策的遏制,另一方面使非转基因粮食,特别是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再次受到社会关注,或将重新迎来发展机遇。

  现状:非转基因大豆成本高竞争力弱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大豆堪称世界最好,营养结构没有受到人为破坏,拥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国产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可与牛肉、牛奶相媲美。然而,从去年的统计数据看,作为国产大豆最后堡垒的黑龙江省,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20%以上。不久前,发改委农业司人士向媒体透露,由于去年国产大豆减产,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将上升到80%,而3年前这一数字是70%。也就是说,中国已从大豆出口国成为大豆进口国。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成本。林先生开的餐厅中每天要使用大量大豆,他很清楚行情,“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成本远远高于转基因大豆。”因为,转基因大豆在种植效益和出油率方面都要比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高,这决定了转基因大豆的进货价低于非转基因大豆。“说白了,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太贵了。”

  趋势: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或可找到新出路

  虽然国产天然非转基因大豆目前遭遇寒冬,但由于其在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再加上国家利好政策,还是受到不少专家的一致看好。

  据中国大豆协会副会长刘登高介绍,我国大豆由于具有非转基因、高蛋白等优势,属于食品级大豆。近10年来,我国大豆蛋白加工业发展迅速,出口的大豆蛋白已经占世界食品大豆蛋白50%的市场份额,“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或可从加工大豆蛋白中找到新的出路”。

  据了解,虽然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高,但依然有部分国内品牌坚持用非转基因大豆。目前,维他奶一直坚持采用国产天然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希望以自己的坚持,让消费者真正认识天然非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而鲁花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广东省内所有的鲁花油都是非转基因大豆制成。”

  有专家指出,政策上也应有相应扶持。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副主席李继纯提出了“加快产业优化、强化非转基因大豆品牌、积极调控、动态长期补贴”四点建议。李继纯建议国家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基金来引导、扶持产业整合,扶持大豆产业协作发展项目,形成大豆食品加工企业集群,不断促进国产大豆深加工产业化、国际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