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刘翔“不吃肉”看点在哪? 抓根源打造安全食品环境

2012/4/19 11:21:52 来源:广州日报

  1月19日,体育总局下发“禁肉令”,要求运动员禁在外食用猪牛羊肉,各训练基地在未确定肉源安全情况下暂停食肉。伦敦奥运会在即,而中国运动员集体陷入不敢吃肉的尴尬境地。此前,刘翔家人就表示,刘翔因瘦肉精等问题已多年不吃猪肉。

  近些年来,由于连续发生瘦肉精安全事件,国人对于瘦肉精的恐慌,早已根深蒂固,据说更有优秀运动员栽在瘦肉精之上,弄得被摘牌、禁赛、罚款。因此,在奥运年,很容易理解体育总局和运动员为何要远离肉食,就是害怕一不小心遭到瘦肉精的“暗算”。

  下发“禁肉令”,除了有“宁可错杀不可枉纵”的心理,也说明体育总局清楚瘦肉精的泛滥情况。而瘦肉精的“名扬海外”,令外国选手也对中国肉制品敬而远之,甚至将其列入反兴奋剂机构的“黑名单”。

  运动员可以吃上放心肉,而普通民众更多情况则是稀里糊涂就把瘦肉精吃下肚了。当然,老百姓要是实在害怕的话,也可以跟刘翔学习,干脆就不吃猪肉了。但是,这样颇显有些荒诞。

  难道,那么多监管机构,就管不好一头猪吗?就遏制不住瘦肉精的泛滥吗?虽然有关部门将多种瘦肉精列为禁用添加剂,各地亦采取过无数次瘦肉精整治行动,但是,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羊肉、牛肉从未因此禁绝,甚至连部分知名企业都卷入瘦肉精风波之中,一些监管机构更是屡屡放松检验职责,沦为瘦肉精的推手。

  表面上看,运动员“不敢吃肉”跟民众关系不大,其实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侧影,说明涉及食品安全,我们可能都是受害者,谁都逃不掉。这次是因为瘦肉精属于兴奋剂,体育总局担心影响奥运成绩,下发“禁肉令”,那么下次再出现其他问题食品影响比赛的话,是否也要依赖“禁食令”呢?为何就不能想办法从根源抓起,打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不仅让运动员吃得放心,让老百姓也能放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