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胶囊原材料明胶生产无人管 药监质监都说归对方

2012/4/20 14:19:59 来源:西部网

  本该用食用明胶制成的药用胶囊,却被不法分子用工业明胶制造,结果造成“毒胶囊”的出现。为何工业明胶能进入药品,而药品企业又敢用“毒胶囊”?记者采访发现,相关部门对这一领域的管理看似分工明确,实则是谁都不好管。

  西安仅一家企业产胶囊

  看到“毒胶囊”报道后,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稽查分局已开展专项行动,对西安生产空胶囊企业进行调查。西安共有两家具有空胶囊生产资质企业,一家企业因自身问题已停产,另一家是禾润医疗包装材料公司。检查发现,该企业是从内蒙古购进原材料明胶,检验报告标明是食品添加剂中的食用明胶,价格在四五万元之间,和正规食用明胶价格相同。且该企业生产也在维持中。

  检查人员提取该公司两种原料生产的空胶囊各150克,送至西安市药检所检验。空胶囊的检测本来要30天左右,但此次只对重金属铬含量检测,结果一周时间可以出来。

  药品企业监管区县负责

  药品企业使用胶囊,平时是如何管理的呢?稽查分局工作人员介绍,监管一般由药企所在区县食药监局负责。记者从区县食药监局了解到,目前的监管主要是靠检查,大概一个季度一次。工作人员会进入企业,检查所用空胶囊的企业的资质,以及空胶囊的检验报告,和药企的进货渠道、账目、辅料等是否合格。

  稽查分局负责人表示,无论对胶囊生产企业,还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药监部门管理非常严格。“要求生产用原材料,必须要有正规的手续,生产企业必须有资质,辅料相对要求低一些,但也要达到食品级要求。”他说,如果检查中发现,哪家企业不能出具手续,药监部门无需抽样检测,直接可认定为问题产品,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理。

  药监质监都说归对方管

  “毒胶囊”事件出现后,很多网友抱怨,面对问题食品或药品时,监管似乎不起作用。

  在药监部门工作的知情人讲,药监部门主要管药准字号产品,拿胶囊这个事情来说,监管是从胶囊生产开始,包括使用材料、生产情况。胶囊原材料主要是明胶,因为它的用途比较广泛,所以并不由药监部门管理,管理应该属于质监部门。而质监部门对此的答复是,质监部门主要负责食品安全,像果冻之类的食品一般添加的都是卡拉胶,只要不超过规定用量就是合格的。至于明胶生产问题,明胶主要用于药品生产,特别是用于胶囊生产,因此明胶监管不归质监,应该向药品监管部门问责。

  本报记者杜俊岭实习生高琦


  本该用食用明胶制成的药用胶囊,却被不法分子用工业明胶制造,结果造成“毒胶囊”的出现。有些药剂需要缓释、控释,药剂到达指定部位后缓慢释放,以达到吸收浓度均等的作用,这类胶囊叫做缓释、控释胶囊。

  发现问题药品请举报

  昨日,西安市食药监局公布了13个区县的举报电话,市民如果发现可疑药品,可拨打以下电话举报:

  新城区:029-87543183碑林区:029-87522112莲湖区:029-87631036雁塔区:029-85253052未央区:029-86243045灞桥区:029-83549851长安区:029-85284005临潼区:029-83828138阎良区:029-86879505蓝田县:029-82726302周至县:029-87154360户县:029-84832777高陵县:029-86925792

  热点 答疑

  胶囊药有优点 片剂不能全替代

  本报讯(记者李琳)“毒胶囊”被曝光后,很多市民都不敢再吃胶囊药了。那么,能否用片剂代替胶囊药物的作用呢?

  西安市第九医院吴周虎副院长说,胶囊药与片剂药相比较,其最大优点在于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肠道内吸收好、吸收快,这些作用是片剂药没法代替的。“不能因为‘毒胶囊’事件将胶囊药物一棍子打死”,他表示,监管部门需要监管生产出合格的胶囊,让公众安心吃胶囊药。

  胶囊药有几类

  掩盖药味类,这类属于普通剂型胶囊;

  有些药剂在没有到达肠体时,就被胃酸破坏掉,或者对胃有刺激作用,所以需要胶囊包裹着药剂穿过胃到达肠体,这类胶囊属于肠溶胶囊;

  有些药剂需要缓释、控释,药剂到达指定部位后缓慢释放,以达到吸收浓度均等的作用,这类胶囊叫做缓释、控释胶囊。

  市场 反应

  买药的人不买胶囊药了

  昨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10家连锁药店,并没有发现媒体曝光的13种涉嫌铬超标的胶囊药品。

  自从媒体曝光13种药品使用“毒胶囊”后,胶囊药品的销量剧降。“最近很多买药的人,都直言不要胶囊药品。”省人民医院附近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说,“销量能下降8成。”

  “因为此次曝光的名单中有修正药业的羚羊感冒胶囊,这段时间修正的其他药品几乎也卖不动了。市场上能够替代的药品比较多,很多市民都不再选修正的药品而是用其他品牌非胶囊类的药品代替。”环城南路一家药店员工说,“以前像修正的斯达舒、咽炎片、唯达宁等销量都特别好,也不是胶囊类的,每天能卖10盒左右。可自从‘毒胶囊’事件后,这些药也受到影响,几乎无人问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