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要严把三道关

2012/4/23 13:48:07 来源:红网

近日,湖南开展“稳中求进促发展热点话题谈心录”主题活动,连续就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推出专家解读。其中,“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这一话题发人深省,启人深思。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直接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然而,近几年来“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毒血燕”、“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了民众担忧,现代食品“想说爱你不容易”,“吃什么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据有关调查,2011年我国死于交通事故的达6.2万人,死于食品安全的不到200人,且80%为家庭食物中毒,不足交通事故的1/300,但因食品安全引发的恐慌及震动却远远大于交通事故。从以前“食不裹腹”的尴尬,到现在“吃出安全、吃出健康”的呼唤,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饮食已成为人们梦魅以求的心愿。笔者认为,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关键要把好“三关”:

市场准入关。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把好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关,是确保安全饮食的前提条件。对进入食品行业的企业,理应实行“高进低出”,即“高门槛准入”、“低成本出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省长徐守盛极力倡导“不要带血的GDP”,其应有之义就是决不能因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图一时之快而放松对企业准入的资质要求。落实到食品行业,相关职能部门要本着对人们负责、对社会尽责的原则,严格审查、层层把关、反复认证,坚决把那些条件不具备的企业拒之门外,避免个别企业“蒙混过关”、“带病入行”。

宣传教育关。一方面,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社会公德教育,引导他们尽好食品安全的职责,做有担当的“良心企业”、“责任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民众的宣传教育,既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对食品安全的监督、举报,形成对问题食品“人人喊打”之势,也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事件真相,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引导民众正确看待、科学应对,避免因为个别食品安全事件,出现“谈食色变”、“人人自危”的不理智状态,避免因食品问题导致民众恐慌和行业动荡。

监管处罚关。监管和处罚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举措、必备手段。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大对食品行业“日常巡查”、“暗访督查”和“举报实查”,反复清查“问题食品”、“黑作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要通过深入组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对食品行业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和“持续震慑”,及时警醒生产者、保护消费者,维护好正常的生产秩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解决于“未发之时”。对业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要严格追究相关企业和人个的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还真相于民众,究责任于肇事者”。要通过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处罚,使生产者深刻认识到生产不安全食品,不仅会经济破产,还有可能失去人身自由甚至身家性命的严重后果,以警示其它企业“远离问题食品”、“珍爱生命安全”。

一句话,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是于社会大众而言,是众望所归,对是职能部门而言,是职责所在,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