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胶囊行业提价一触即发 下游药厂遭遇“阵痛”(2)

2012/4/27 15:23:23 来源:新华网

    药企短期“阵痛”难减

  短期来看,胶囊的价格“被抬高”会给不少制药企业带来“阵痛”。

  一位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制药企业原来昧着良心选用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1万粒大约为50元,现在使用正规的药用胶囊,大约为1万粒150元,相当于平均每粒提升1分钱。如果再提价30%,按照一盒药24粒计算,仅这一项成本就要提升三毛一分钱,再算上检测设备以及每批原材料进厂时的检查费、人工费等,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

  这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在一些已经产生不良竞争的基药市场中,令人不可思议的中标低价,足以把一些在投标中报价贵的企业拒之门外。相应的,在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的管理下,制药企业也无力通过提升终端零售价来缓解和转移压力。

  目前,纳入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药用辅料为132种,约占使用总数的26%。业内预计,2015年版《中国药典》将收录的辅料品种会扩展至381种,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药品添加剂”变得“有标可循”,同时《药用原辅材料备案管理规定》也有可能于近期出台,为药品质量“保驾护航”。

  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家标准制定不断完善和政府部门监管加大力度下,我国医药市场将整合掉一部分违规的产品和企业,再加上企业的自律发展,将为我国制药行业带来一个新的环境和转机。

  不过,王波指出,标准并非唯一的衡量指标,毕竟合格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最重要的仍需做到“依法执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