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立顿茶“超标”有前科曾涉嫌瞒报

2012/4/30 9:16:35 来源:南方网

     近日,一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在中国销售的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被检出17种农药残留。报告显示,农药残留量虽然符合中国国标,但其中7种未被欧盟批准使用,1种超过欧盟限值,立顿涉嫌在中欧设双重标准。

  记者调查发现,“立顿”超标不仅有“前科”,还曾涉嫌“瞒报”长达3个月之久。

  “立顿”茶农药残留令人吃惊

  在这份名为《2012年“立顿”茶叶农药调查报告》中,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样本中均含有至少九种农药残留,其中绿茶和铁观音样本中农药残留多达13种。

  报告同时指出,作为跨国公司的联合利华,既然有着眼全球的发展战略就应该有全球一致的更高更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但不符合欧盟安全标准的“立顿”产品却在中国被卖给无数不知情的消费者,显示出“立顿”对其数量庞大的中国消费者健康和权益的漠视甚至不平等对待。

  然而,对此联合利华方面随后回应称:“我们生产的立顿茶系列饮品完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残留的规定,是安全和合格的产品。”

  “国际名茶”实为“大路茶”

  尽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表声明称,经过严格对照国家标准G 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后发现,此次发布的报告中检测的“立顿”茶样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然而,声称自己“一贯坚持高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顿”真的就是乖孩子?

  2011年8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通知称,“立顿”铁观音袋泡茶产品稀土含量超标,产品不合格,然而,联合利华却将检测结果隐瞒三个月之久,直到当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发布公告后,联合利华才发布相关声明,回应“已于当月全部回收了该批次产品并已全部销毁”。

  盛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的皖南,是“立顿”的原茶供应地之一。然而,与在春季采摘鲜叶芽头制作而成的名茶不一样的是,当地茶企销售给联合利华的粗制茶叶,俗称为“大路茶”,即夏、秋季采制的茶叶。

  “联合利华收购价格偏低,每公斤仅20元左右。”一家仍在向联合利华供货的茶企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图的是量比较大。”此外,由于联合利华制作的袋泡茶是“粉碎”之后的茶叶,对鲜叶的嫩度等要求不高。

  记者调查发现,用这样“大路茶”制成袋泡茶,控制农药残留有“先天性的难度”。夏、秋是茶叶虫害主要发生期,也是施药防治的重点时期。尽管目前大力推广低毒生物农药,但由于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是破坏害虫的消化道和中枢神经使之慢性中毒死亡,施药后数天才能见效,所以,当虫害高峰期时,不少茶农还是不得不选用强效农药杀虫。

  我国有些标准“互相打架”

  记者调查显示,和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现行茶叶卫生标准中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偏低,涉及农药种类过少,且未将茶园禁用农药限量指标列入其中。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沈建华认为,我国现行与茶叶M R L(最大残留限量水平)相关的标准,整体架构体系不明确,不少标准散布在不同年代颁布的不同标准文件中,有些标准还“互相打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标准和国际上尤其是主要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在控制水平和品种覆盖面上都有距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