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洋河被指收购散装白酒勾兑成品 酿酒能力遭质疑

2012/5/11 9:17:54 来源:第一财经网

    洋河股份(168.20,0.00,0.00%)在市场的销售节节攀升的同时,酿酒能力也随之受到考验。

  最近,有媒体报道,洋河股份对外收购散装白酒而用于勾兑生产洋河白酒产品。

  尽管洋河股份一再否认收购散酒,但其近年来高调投放广告以及“卖酒”重于“酿酒”的经营模式,让人对其产能充满好奇。

  从2002年成立至今,洋河股份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就从一个地方二线酒厂一跃成为一家年销售额100多亿、市值1500亿元的白酒巨头,市值仅次于贵州茅台(227.70,0.00,0.00%),但多年间其内部配套能力是否能与其销售业绩的迅速增长匹配,却一直受到业内质疑。

  洋河股份基酒数量和外购基酒的数量一直是个神密数字。洋河股份到底有多大的酿酒能力?洋河的销售收入与自身基酒产能之间的缺口有多大?洋河对外的采购情况是什么样的?

  记者查阅洋河公布的两次申请上市招股文件等大量公开资料,从中找到了部分答案:2007~2009年上半年两年半时间洋河的白酒总产量为18.06万吨,但估算数据显示,同期洋河所采购的粮食能酿造大约5.47万吨基酒,即使是按照其度数较低的42度洋河蓝色经典海之蓝来进行测算,也仅能酿造8.86万吨成品酒。

  此外,记者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公开数据计算得出,洋河两年半所采购的调味酒总数为1.53万吨,所采购的食用酒精为5.3万吨,大约可以勾调9.68万吨白酒。

  明显的缺口

  2010年5月11日,洋河发布公告宣布斥资建设“名优酒酿造技术改造工程(二期)”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到,该项目年需消耗各种粮食约5万吨(其中高粱45%、大米20%,糯米18%、玉米8%、小麦9%),曲粮 1.7万吨,以生产名优基酒2万吨。

  洋河2007年、2009年两次发布的招股文件中都披露了期间几个年度采购粮食价格和采购粮食的金额,本报记者按照这一粮食比例计算出其当年度采购粮食的平均加权价格,(由于招股文件未披露玉米的价格情况,玉米8%的比例以这几种粮食中最为便宜的高粱进行替代),根据一位酒企总工程师提供的推算方法可以估算出其2009年上半年、2008年、2007年、2006年采购粮食的数量分别为2.51万吨、6.62万吨、4.54万吨、3.51万吨。

  若按照上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消耗5万吨粮食能产出2万吨名优基酒的出酒率进一步估计,其上述各年度的基酒产量分别为1.00万吨、2.65万吨、1.82万吨、1.40万吨。

  一位四川中型酒企总工程师对本报说,多粮型白酒自产基酒一般为68度左右。一位酿酒师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不同酒精度会有密度上的差别,但可以按照酒精度简单地换算基酒、食用酒精与成品酒之间的关系。

  由此进一步估算可知(按照68度基酒生产为42度成品酒进行简单换算),其这几年所产的基酒能制造的成品酒分别为1.62万吨、4.29万吨、2.95万吨、2.27万吨。

  不过,洋河招股文件披露的数据显示,上述各年度其白酒产量为3.92万吨、8.17万吨、5.98万吨、4.71万吨。由于基酒还需要经过陈化老熟环节才能用来生产成品酒,即使是不考虑所采购粮食的生产周期,两组数据之间显然有缺口。

  “缺口如何填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评价,要么实际外购基酒等产品的数量较多,要么使用食用酒精进行生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