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山东菜价逆市上涨 产量减少是主因

2012/5/14 9:49:1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前年我国经历了严重的“倒春寒”,导致很多蔬菜供应不足,菜价大幅上扬,去年农民大量种菜,结果致使供过于求,菜价暴跌,从而又使得今年种菜面积大幅减少,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

  随着4、5月份蔬菜大量上市,往年这个时候菜价都会出现环比下降。然而,今年山东的菜价却逆市而上,特别是白菜、卷心菜、胡萝卜等家常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居民抱怨菜价高,生活成本加大。批发商、零售商也在抱怨:“今年蔬菜生意特别难做,亏本卖是常有的事儿。”

  今年山东白菜种植明显减少

  山东寿光蔬菜指数网显示,5月第一周寿光市场蔬菜指数环比上涨3.6%,同比增长81%。其中,大白菜每公斤1.34元,同比上涨509%;甘蓝每公斤2.47元,同比上涨488%;胡萝卜每公斤2.82元,同比上涨104%。

  “五花肉10.2元一斤,一颗白菜却卖到15元,都顶上一斤半猪肉了。”正在济南山大南路某超市购物的王女士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说。

  山东昌乐县宝城街道北郭村菜农郭唤民对本报记者说,去年4月底,白菜4分钱一斤都没人要,他每亩地赔了两千多元。今年,他减少了白菜及其他蔬菜种植面积,白菜的地头收购价达到5毛钱一斤。

  “‘涨、跌’两字前面都应该加个‘暴’字。”在山东青州市东夏镇,蔬菜批发商田成明告诉本报记者,他做蔬菜批发生意十几年了,这几年行情不正常,不是暴涨就是暴跌,“越是行情不稳,批发商、流通商就越难做,弄不好就会赔钱。”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几位经销商认为,此轮白菜价暴涨不是游资炒作的结果,以白菜如此大的供应量,没有资金可以推动这样的炒作。

  田成明介绍,前年我国经历了严重的“倒春寒”,导致很多蔬菜供应不足,菜价大幅上扬,诱发农民去年大量种菜,供过于求而菜价暴跌,这又导致今年种菜面积大幅减少,供不应求,价钱就上去了。

  “说是‘一亩菜等于十亩麦’,没有经验技术还真对付不了。”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菜农韩玉辉对本报记者说,他这几年种菜没有赔过,经验就是“考察市场、反向操作”。

  韩玉辉说,种菜前他去潍坊、淄博等地考察,也给青岛即墨等熟识的种植大户打过电话,发现种白菜的人明显少了。“种子、薄膜都卖不出去,就知道今年种菜面积肯定减少。”在唐王镇,今年的白菜种植面积就减少了三分之一多。

  蔬菜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去年这时候,从山东地头批发白菜,每斤不到5分钱,在北京是不是还卖1.6元以上?”做了近17年“菜贩子”的山东寿光人宋晓军对本报记者说,“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一般要经过7个甚至更多环节,菜农——小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市民,每个环节经手人都要养活几口人,最少加价5%至10%,到最后的环节,加价100%也很常见。”宋晓军说,流通成本一直是推高菜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能影响菜价流通成本的环节是长途运输物流环节。“我认识的菜贩几乎100%都是公路运输,油价上涨一回,我们就心肝儿颤一回。”山东济南七里堡做批发生意的岳文新告诉本报记者,油价每上涨4%,蔬菜的成本就要增加3%。

  复旦大学经济系农业经济问题专家焦必芳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称:“由于城市规划的先天不足,我国一些城市的周边地区无法向城市供应所需的蔬菜,必须到外地采购,因此造成了蔬菜的物流成本以及中间环节成本居高不下。”

  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

  山东省农业厅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5月份以后,随着大量蔬菜上市,大棚白菜等一些家常菜的价格会有所下降。山东商务厅相关人士说,预计随着天气渐热,各地露天蔬菜上市量增加,大部分菜价会正常回落,但个别蔬菜仍会保持较高价格。

  “农产品价格出现‘过山车’式波动不是一年两年了,建立全国性市场信息服务平台,需落到实处。”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对本报记者表示,要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实现市场需求量与农产品供给量的动态平衡。这些信息应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电视等向农户发布。

  在采访中,众多市民呼吁,应减少由“菜篮子”到“菜园子”的中间环节,大力推广平价菜店和超市对接模式。不少济南市民说,城市化是快速发展了,但周边耕地面积减少了,蔬菜供给率明显下降。

  记者走访了济南数家超市,超市负责人均表示,农超对接对超市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要求很高,成本投入较大。除了一些有机蔬菜、能卖上价的菜他们有意愿外,大众菜在超市的销售量不大、损耗却不少,不具备规模化经营优势,不但无利可图还有可能赔钱。有一位经理说:“如果不是应付上面的政策或者吸引人气,我们对农超对接不感兴趣。”

  对于专家提到的多管齐下降低流通成本问题,一些批发商表示:“要能做到,早就做了,这些说起来简单,现实却很残酷。”许多蔬菜批发商则表示,政府应补贴蔬菜经销商、运输商等,而不是名目繁多的收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