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浙江金华市场:2012年一至四月蔬菜交易区运行概况

2012/5/21 13:03:08 来源:食品产业网

 二〇一二年一至四月蔬菜交易量为8.2万吨,交易额为1.8亿元,交易量同比下降了3.2%,交易额同比增长了29.0%。其中本地蔬菜交易量同比下降了26.2%,交易额同比增长了24.0%;外地蔬菜交易量同比增长了12.5%和20.8%。

  一、本地菜交易区运行概况

  截止到4月底,本地菜交易量同比下降了26.2%,主要原因是从2月中旬开始直到3月底,金华地区一直被阴雨天气所覆盖,过量的雨水加上较低的气温,令正处于播种时期最需要充足的阳光以及温暖气温的本地春季蔬菜遭受了重大打击,多数品种蔬菜被水淹没需重新种植,留存的蔬菜品种长势较差,生长周期延长。同时,农产品种植中“大小年”因素的作用,共同促使今年1-4月本地蔬菜成交量不及去年同期。

  交易量排名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莴笋、大白菜、蒜苗、小葱、小白菜、芹菜、苋菜、包菜、西葫芦和花菜。其中莴笋“一枝独秀”,以8000多吨的成交量占据了总成交量的“半壁江山”。虽然莴笋在今年的总成交量中占比较大,但同比却是下降的,降幅为33.8%,这与天气状况不佳及总产量的减少密不可分。

  成交量萎缩市场上出现求大于供现象,导致成交均价攀升迅猛。同样以1-4月成交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种为例,所有品种均呈上涨状态,且6个品种涨幅超过了100%,分别为大白菜(100%)、蒜苗(121%)、小葱(100%)、小白菜(100%)、包菜(260%)、西葫芦(175%)。涨幅之大较为罕见,高昂的批发价格势必带来终端零售市场的涨价风潮。

  虽然成交量同比呈下降趋势,不过在高昂成交价格的推动下,本地蔬菜1至4月成交额均大幅攀升,以成交量居前10位的蔬菜品种为例,增幅最大的三个品种为包菜、小白菜和大白菜,幅度为153.9%、133.3%和46.7%。

  二、外地菜交易区运行概况

  今年1-4月份外地菜交易区中销量占前几位的蔬菜品种分别是:鲜菜类番茄(约2600吨)、大白菜(约2000吨)和白萝卜(约1000);干菜类土豆(约6600吨)、洋葱(约5000吨)、大蒜(约2600吨)和生姜(约1300吨)。

  外地蔬菜调运已形成了完善的网络体系,覆盖我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的所有省份,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产量所形成的价格差异,通过农产品经纪人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流通。今年1-2月外地蔬菜的供应地主要为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一带,开春后主要供应地为福建以及我省的南部地区,随着本地蔬菜的大量上市,外地菜将形成以山东产鲜菜类蔬菜为主,干菜类蔬菜为辅的格局,

  1-4月份外地蔬菜成交均价涨幅较快,整体幅度在20%以上,如土豆(54.8%)、洋葱(60.5%)、生姜(22.3%)、大白菜(36.4%)、白萝卜(50.2%)和番茄(40.8%)。主要原因有三:1是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各项费用上升较快,最终转嫁到销售价格上;2是全国范围内春季天气状况不佳导致农产品上市周期缩短,平均缩短约20天左右,供应时间的减少势必带动了成交均价的上扬;3是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强,需求意识超过了实惠意识,以往因价格高昂成交量较小的蔬菜品种,现在也广受青睐。大蒜价格同比有所回落,主要因素为经过前两年人为炒作带来的疯涨狂跌,现在已趋于平稳,正常产量缓解了供应难题,价格自然就回落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