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财经观察:醉看五粮液机场(3)

2012/5/28 15:11:19 来源:腾讯财经

    大家都喝高了,冠名最后是双输!

    把“五粮液”的招牌打进宜宾机场,有点像是喝高后的决策。

    此前烟草希望小学横空出世,有标语“天才出于勤奋,烟草助你成才”,现在,五粮液机场难道是在说“喝酒不开车,可以开飞机”?公共资源不是不可以冠名,但冠名应有严格的考量,而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共资源在商业运作中的形象问题。

    更让人感到担心和不安的是,一旦这种唯利益是从、广告意味十足的“全国首个”先例一开,那么接下来,全国其他地方更多的类似公共设施、资源命名,比如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是否将会群起效仿、不断蔓延?

    建设机场的资金无论是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还是相关企业支付,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的机场建设基金上头。对于这种由民众埋单建设的公共资源,政府部门在命名上不能随心所欲,而应给民众一些选择方案并充分吸纳民意反馈。

    “宜宾五粮液机场”的命名,实际上不仅谈不上“双赢”,而恰恰是一种“双输”——政府热衷傍名牌、靠企业出名,“输”了政府应有的超脱品质、公共形象;企业强行冠名公共设施,“输”了企业对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的应有担当和尊重。

    结束语

    以名酒冠名“窗口”,于企业而言,无非是扩大宣传、提高销量;于地方政府而言,在于拉动GDP,有一份好政绩;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感受到的只是金钱的力量,以及公权对公共资源的侵占与滥用。名字要美,窗口要亮,但铜臭味不能太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