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地沟油难检测 需完善生物燃料产业链(2)

2012/5/30 11:50:29 来源:法治周末

 这些“地沟油”被配制成考核样品,对地沟油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予以验证。

  但是,地沟油本身没有一致的“标准”,“好油”也各不相同。要用一种方法来可靠地进行“判定”,理论上的可行性就很低。

  不论什么检测方法,都需要标准品。比如,纯的橄榄油有各种成分的含量指标标准和要求,但是地沟油的生成过程复杂,炸10次还是20次是没有办法鉴定的,更没有办法判定什么才是“标准”的地沟油。

  当然,我们关心的是一种油是否含有害物质。只要含有任何一种有害物质,不管它是不是地沟油,就是不合格产品。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对地沟油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一一检测,任何一项不合格就判定为“地沟油”,或者至少是“不合格的油”。

  这样当然可以保护我们,但这种思路没有现实意义。按照地沟油的不同来源,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能有几十上百种。即使我们挑出“最有害”、“最常见”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外国,食品废料基本都是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并且有相关严格的操作标准和要求。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食品废料进入食品生产领域,这样,地沟油的检测也没有相关经验借鉴。例如在日本,对于食品废料有明确的处理渠道,同时,违法成本很大。不敢说食品废料百分之百不会回流餐桌,但极少。

  推广实施难度大

  在卫生部找到的检测方法里,包括4个仪器法(即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即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

  详细来说,质谱法就是分析离子的电核和质量比,分析有机物的构造和原子成分。具体操作来说,是把地沟油样本进行电离,打成离子,将得到的参数和标准品(“几乎不存在的”地沟油标准品)进行比较。

  质谱法的成本较高,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的仪器成本,操作和日常维护费用高。

  核磁共振法的仪器成本大大高于质谱法,而且对于检测目标的纯度要求极高。例如,在县级城市的商检基层单位,用这样昂贵的仪器是不现实的。

  试剂盒法是用来检测特定基因的,每次检测大概需要30元到90元左右。这种方法的检测成本较小,但是单一方法检测地沟油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几种方法综合检测考虑。

  试剂盒法的检测也有缺陷。特定基因的检测需要一系列的分子水平的工作,而且如果目标检测物标志性的分子不存在于地沟油中,就无法得出结论。

  紫外光谱法,是用来检测胆固醇的,检测时需要购买并设立标准品,可以按照需要由国家下发,使用分光光度计来衡量,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说到人员培训和设备、成本方面。任何一种检测,不管有多简单,也依然需要设备和检测人员。检测员至少需要大学毕业才有学习的基础。一项常规检测,几十元、上百元的开销并不出奇。如果针对地沟油的特定成分,需要几十项检测,总的花销就是一笔巨款。再考虑到这样的一次检测可以代表多大的一批油,就不难理解:经过这样检测的油,谁还吃得起?从这个方面来说,以上几种检测方法的推广实施难度较大。

  国家可以在省一级城市,或者中央级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而即便是中央级实验室,基础检测人员也需要进行前期培训,不论是政府部门的检测机构,还是第三方的检测机构,都需要人员培训和大量设备、检测相关资金支持。

  即便有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也只是对正规的食用油销售渠道容易实施。而实际上,新闻报道中的地沟油往往是流向路边摊、小餐馆或食堂。这些小规模的使用者,基本上是“明知故用”,这也是全面监管的另一个难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