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全国饮料业一季度增速骤降或遭遇瓶颈期

2012/6/1 18:14:04 来源:人民网

    6月1日电(记者孙杰)全国饮料行业经历了30年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为20%以上,2010年更是以23%的年增长率实现了总产量吨位过亿的业绩。然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饮料总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仅为12.92%,今年四月份的增长更低至9.27%。为什么增速聚降?难道饮料行业进入了瓶颈期?对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

  高增长后进入调整期是必然

  12.92%和9.27%,与此前20%和23%的增速相比,实在令人吃惊。为什么增速会聚降?是进入瓶颈期还是在调整?会给全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影响期会有多长?原因是否可逆?

  对此,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表示,事实上,协会在规划“十一五”时,把五年的年均发展速度确定在了14%,但结果大大出于预料——全国饮料经历了30年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为20%以上。2010年,全国饮料以23%的年增长率实现了总产量吨位过亿。“借鉴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保持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调整是必然的。”赵亚利如是说。

  经济环境及缺乏内在活力是主因

  那么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赵亚利表示,饮料增速下降一方面受累于国民经济增速的下降:2011年GDP增速为9.2,社科院对2012年增速的预期为8.9,最近社科院再次下调为8.7。

  另一方面受累于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下滑的同时,饮料产量增速一度下调。另外,2010年6月的塑化剂风波导致下半年饮料增速下滑。

  赵亚利指出,除了外在的因素影响,行业发展缺乏内在活力和阶段性产能过剩也是重要原因。2011年,除冰糖雪梨果汁饮料外,全行业鲜见成功的新品上市。

  良性竞争是法宝

  发展是硬道理,竞争是法宝。赵亚利理事长从“王老吉(微博)”事件分析了饮料行业的竞争态势。她指出,王老吉的官司落下帷幕,媒体的部分评论已从双方的对错转向了官司后的判断。凉茶工业化在中国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要成为百年老店,没有强大的紧追不舍的竞争是难以实现的。

  就像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双方都要时刻保持你追我赶状态,而同时又都挣得盆满钵满。她表示,一个王老吉变身为王老吉+加多宝,这对中国的凉茶饮料发展也可能会转化为好事,与其它已有品牌形成多品牌竞争格局,有利于保持高度的竞争力和活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