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亩产1000公斤 攻关推广看广东

2012/6/14 9:25:46 来源:南方日报

    看点

  此次签约后,有关方面将组成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小组,发挥区域及“产学研企”结合的优势,通过育种、栽培和肥料等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广东将在多个水稻高产示范点、华农本校甚至普通农户的稻田中开展超级杂交水稻试验,为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提供配套技术支持。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正在攻克的世界性难题。未来,广东将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昨日,华南农业大学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葛林美(中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三方合作攻关项目签约仪式。据悉,广东将作为超级稻的攻关基地之一,在育种、栽培、配套技术等方面作贡献。

  超级杂交稻呼之欲出

  去年9月,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湖南隆回取得了亩产平均单产926.6公斤的突破。“这意味着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目标的实现”,袁隆平院士的“副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教授告诉记者。科学家总是勇攀高峰,袁隆平团队于是将目标进一步瞄向了亩产1000公斤,然而这并不容易。

  “超级杂交水稻不能仅仅停留在试验田中,要大规模推广,必须要有综合配套。”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主任陈志强教授表示,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为全国稻作科学家提出了共同的目标,但在推广中还有很多难题。比如,在台风多发的广东,水稻抗倒伏问题十分突出;另外,要实现超高产,配套技术、肥料等必不可少。

  据悉,此次签约后,三方将组成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小组,发挥区域及“产学研企”结合的优势,通过育种、栽培和肥料等多学科的协同攻关,提高先进配套技术的集成度,形成具有广东区域特色“良种+良法”技术体系,为袁院士提出的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攻关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提供多学科集成的技术物化平台及跨省域产学研联合的科技攻关新模式。

  陈志强表示,广东将在多个水稻高产示范点、华农本校甚至普通农户的稻田中开展超级杂交水稻试验,为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项目目标提供配套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