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酒类产业的提升还需要在渠道上找源头

2012/6/26 18:03:51 来源:糖酒快讯

    2012年上半年的年报尚未出炉,但是就各地数据采集分析来看,上半年酒类市场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资本并购成为2012年上半年最大的看点,在这个时候,各类媒体或者利益性机构纷纷站出来为资本游说,并呈现出偏激与乐观的态度。

    自2011年浙商投资转移后,到2012年的资本并购浪潮。酒类市场的繁荣固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过高地评估资本的作用,而忽略了市场的感情,最终会使愿景成为远景。

    酒类繁荣的所有归根结底还是归结到驱动的源头!

    从行业内都了解,自2000年初,川酒复苏,拉高产品结构,产品一夜间无限丰富与风光。而依附经济的载体,2000年到2005年,国内的名酒并未见得有较为突出的表现,真正的井喷是在2005到2010年间。

    其实,2005后的国内经济繁荣是得益大陆的刺激性政策,这个阶段,复苏与繁荣的并不只是酒类产业。

    从2011年“限价令”到“酒驾入刑”,尽管政府不断压制酒类市场,但是,根本性的冰冻期与调整期在2012年的“三公公开。”

    客观来讲,次贷影响国内较为明显的地区在珠三角与长三角产业带,出口型企业相对较为显著,而作为国内距离这个区块较为偏远并且以内销为主要企业经营的西南经济带似乎少了很多。

    从2011年茅台价格“飞天”到2012年的理性沉淀,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经济已经进入高强度期后的理性回落。因为经济的增幅减缓,所带来对酒类的影响也显现无疑。

    2012年全年来讲,在外人看来酒企的日子依旧很滋润,这只是表象。

    年初以来,各大酒企纷纷易帅,带给股东的片刻兴奋旋即被市场的冷落所替代。更重要的大考还在后头。2012年,距离国资委承诺已经过半,而各大酒企的增幅却远远低于预期。

    原始的产品结构、单一的行销模式、浮躁的营销团队严重影响了各大酒企盈利幅度的提升。

    渠道,作为产品流通的管道与途径,传统型的粗放式、不作为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酒企发展的一个瓶颈。 今年以来,行业议论颇多的茅台自营公司,已经在着手改善原有渠道布局。但这也只有茅台。但是,这带给各大酒企的思考却是显而易见的。

    从几年来的历史数据来看,国家“十二五”规划实现5000亿的销售目标已经具备强大的市场利基。但是,中国酒类产业所规划的目标绝非5000亿。川酒要做2500亿,贵酒要超1500亿,就连诸侯争霸的鲁酒也提出500亿的战略规划。

    酒类的渠道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每个酒企都心知肚明。从郎酒的“一树三花”到苏酒的“1+1”,这些酒类的先行者固然从渠道经营上受益颇多。但这也仅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更多的,似乎还在在玩着“空手套白狼”的老掉牙的圈钱模式。

    如果说产品是企业生存的血液,那么渠道就是企业赖以发展的脉络。

    评估渠道、改善与优化渠道布局,拓宽渠道的流量、提升渠道的流速、监控渠道的流向已经成为酒企所务必强化关注的重心所在,也是酒企未来抗衡与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阶段发展需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