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食盐摄入量超标易得高血压 专家提醒不可轻视隐形盐

2012/7/12 13:07:56 来源:云南网

    近日,卫生部称,我国有八成的家庭人均食盐摄入量超标,而食盐摄入量高是高血压、胃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尚未对全省居民食盐摄入量进行过全面调查,但是我省居民偏爱的滇菜、川菜以及近年来风靡的泰国菜中的盐分含量都不低。

    危害 > >  食盐摄入量超标易得高血压

    据省卫生厅工作人员介绍,一般人体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如果吃太多的食盐,血液内的盐分就会升高,为了平衡盐的比例,人体组织里的水分就会渗进血液,导致血液过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对血管壁的冲击,从而慢慢导致高血压。同时,食盐摄入过多,还会使肾脏分泌的肾素增加,激活体内的血管紧张素,引起血压升高。

    此外,我们的胃黏膜会分泌一层黏液,涂在黏膜上成为一个绝好的保护膜。如果食物过咸,保护膜就会受损,使胃黏膜暴露在酸甜苦辣咸的刺激下,甚至连致癌因子也畅通无阻。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是6克,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提出了每人每日5克的建议,但鉴于我国居民食盐实际摄入量与目前6克的建议值有较大差距,因此仍然维持目前的建议值。

    提醒 > >  不少甜食里都含有盐

    只有感觉到咸味才是放了盐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有时吃进去的盐,会让人完全感觉不到。省卫生厅专家表示,一些食物中的“隐形盐”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味精和甜食。

    “100克味精中有20.7克都是盐,比豆瓣酱这些让人直接感觉到咸的调味品含量还高。”丝毫感觉不到咸味,为何还含盐呢?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而食盐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钠元素的作用,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所以过多摄入味精,同样会加大引发高血压的危险。

    而我们常吃的糕点在成胚后储存发酵前,表面是要抹上一层盐来腌制的,这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一般情况下在甜面包中加入盐,甜味也会更加突出,这是味觉互相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很多咸甜口味的菜里,食盐的浓度要比感觉到的水平更高。

    此外,比萨饼、汉堡、薯条等快餐食物,也都是高盐食物。

    支招 > > 用酱油调味

    可做到少盐又美味

    那么如何做出少盐又美味的食物呢?这些小窍门不妨来试试。

    1.使用“两盖盐”法则。即刚开始每天吃一啤酒瓶盖盐(不超过10克),适应后换成每天一牙膏盖盐,约4.5克。

    2.做菜时,用酱油、豆酱、芝麻酱调味,或用葱、姜、蒜等香料提味。5克酱油、20克豆酱所含的盐分才相当于1克盐,而且做出的菜比直接用盐味道更好。

    3.炒菜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而是均匀散在表面,能减少摄盐量。或把盐直接撒在菜上,舌部味蕾受到强烈刺激,能唤起食欲。

    4.尽量改变蔬菜的烹调方法,能生吃生吃,不能生吃就凉拌,实在不行再炒。鲜鱼类可采用清蒸、油浸等少油、少盐的方法;肉类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肴,既可改善风味又减少盐的摄入。

    5.以鲜代盐。鲜蘑、香菇、海米、紫菜等本身带有鲜香味,烹调时都可以少放盐甚至不放盐。平日多做些鸡蛋炒辣椒、西红柿鸡蛋汤、丝瓜鸡蛋汤等具有辣、鲜、酸味的菜将抑制自己对咸味的喜好。

    6.以酸甜代盐。选择那些酸甜口味的菜,如醋熘白菜、糖醋鱼、凉拌糖醋圆白菜等同样也能起到限盐的目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