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最严“有机”新规实施后 市场乱象有改善

2012/11/1 16:28:50 来源:国际商报

    7月1日,被称为最严“有机”新规开始施行。近乎苛刻的认证新规,让一些标榜有机产品的企业因无法满足要求而被迫退出,对提振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是极大利好。

    提起有机产品,许多人的脑海里会立刻闪出绿色、健康等词汇。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无污染食品的渴望,有机产品也开始迅速走俏,并成为不少追求生活质量人士的盘中餐。然而,面对着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带着不同标识的有机产品,消费者总是云里雾里,难辨真伪。有机产品真的是有机、健康、无公害的吗?真的有那么多的水果、蔬菜是天然、有机的吗?7月1日,被称为最严“有机”新规开始施行,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新规能否“卡”住市场乱象?它的执行情况怎样?记者近日对北京的几家大型超市进行了调查。

    有机产品:难觅踪影

    “上半年在大型超市还能买到有机蔬菜,如今市面上却很少见到。”平日注重饮食健康的陈琳最近有些纳闷,最近市面上有机蔬菜的数量好像突然少了?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南城的多家超市,发现以往专售有机蔬菜专区,被“无公害”的“精选蔬菜”专区取而代之。“我们这里的有机蔬菜在半年前就撤了。”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价钱太高,选购的人不多。

    “这是不是受7月份有机产品认证新规的影响呢?”记者询问正在布货的销售人员。“这个不太清楚,也不知道有这个规定。”

    在北京丰台区马家堡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同样没发现有机蔬菜的踪影,更没见到有机食品的专售区。“请问有机食品在哪儿卖?”按销售人员指示的方向,记者来到粮油销售区。在十多种大小不等的包装中,终于找到吉林普康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款“普康”牌有机大米,上面加贴着“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标志的绿色椭圆型认证标志。

    记者询问一位正在选购大米的女士。“您会选择有机大米吗?”女士瞥了一眼价签,“其实也无所谓吧,不会刻意选择有机食品。现在厂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是有机食品,老百姓也不知道到底该相信谁,只好凭个人喜好吧。”

    “这种有机大米卖得并不好,价钱太高了。”一旁的售货员向记者介绍,一袋东北产5公斤的普通大米只要30元左右,而这种有机大米5公斤要73.6元,价钱贵了一倍多。

    记者留意到,在近40多分钟的时间内,没有一位消费者选购该有机产品。

    严苟新规:企业难适应

    近年来,市场上以次充好、随意标贴的有机产品时有发现,令花冤枉钱的消费者叫苦不迭。那么,曾热闹一时的有机食品,为何突然难现往日“辉煌”?这是否缘于7月1日起全面施行的有“史上最严”之称的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其实现在很多的有机产品都是网上直营,统一配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网络营销、会员制、配送到家,几乎是有机农业公司的3个基本特征。像北京望京这样的成熟社区,都会通过区内的固定网点实现统一配送。这样一来,企业降低了成本,通过自己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也让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好宝北京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端有机蔬菜宅配公司。其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位于海拔2300米~2400米的云南地区,原生态的农场生产模式及全程冷链宅配服务,使“好宝”有机蔬菜连续8年获得南京国环(OFDC)的有机认证。

    说起7月实施的新规,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晓爽表示,新规的实施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确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规范有机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她也坦言,新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认证费用、检测费用、配套管理费用都会提高,小企业很难负担得起。“本次新规变动最大的一点是‘农残指标不得检出’,这一要求可谓‘严到家了’。”她告诉记者,新规要求20多个农残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变为“零残留”,均要求不得检出,这对企业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而且按照新规,每件达到新国标的有机产品加贴17位的唯一编码,要“一品一码”,产品是每批都要认证。李晓爽对记者说:“从申请、审批,再拿到认证码,这都需要时间,可我们的有机蔬菜要从云南空运到北京,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繁杂的认证过程如何能保证蔬菜的新鲜?”

    严格监管: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新规就是要提高有机产品生产的准入门槛,在世界各国,有机产品都要经过独立机构的认证才能走向市场,我国也不例外。”国家认监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近乎苛刻的认证新规,对提振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是极大利好。而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一些标榜有机产品的企业因无法满足要求而被迫退出,也不是什么坏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来自国家认监委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5000多家,有机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多万公顷。全国共有23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新规对消费者和企业而言,挤掉了多余的‘水分’,使监管变得规范和容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孟凡乔认为,新规无疑对相关产业是一个促进,但也将使中小农户及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整个有机产业也将面临重新洗牌。但从长远看,这也是产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高门槛更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但如何才能使新规更好地执行?专家认为,除了依靠企业自律,还需加强多方监管。应建立和公开有机产品的诚信档案和目录,加大信息透明度。同时应设立违规违法企业“黑名单”,加大检查力度,促进有机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爱赛科尔认证中心的贾燕则表示,有机食品的监管是一个全流程的监管,涉及农业、质监、工商等,从田头到餐桌,新规真正落到实处还需多部门联合行动。

    据了解,为进一步严格有机产品监管工作,新规实施以来,国家认监委已陆续开展了对认证机构及对获认证企业的检查,同时对获得认证的产品及产品标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今年已对9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对330个获证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专项整治等监管活动。消费者如果发现了假冒有机产品,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