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蛋价坐上“火箭” 养殖户仍难赚钱

2012/11/29 14:51: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最近,鸡蛋持续高涨,从7月、8月的3元多一斤,涨到现在5元多一斤,短时间内,涨幅近一倍,被人们戏称为“火箭蛋”。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养殖户其实并不赚钱。原因在于养殖成本上涨,风险太大。

    “廖老板,现在鸡蛋批发价5.4元一斤了,你们养殖户赚安逸了哈。”每次送货,廖从贵都会听到批发商羡慕的声音。

    “目前的高价,是我们经过之前长期亏损后换来的,折合之前的损失,细算下来并没赚钱。”廖从贵说道。

    廖从贵是资中县重龙镇杨柳滩村9组的蛋鸡养殖大户,养殖蛋鸡5万余只。据他透露,蛋鸡养殖行业长期处于微利和亏损状态,即使价格上涨,也并非所有养殖户都能赚到钱。

    廖从贵说,去年该养殖场雇一个工人,每月大约给出1500元的工资,今年至少也得2000元,上涨了30%以上;此外饲料成本不断上涨,玉米、豆粕、配合饲料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41元、3.46元、2.94元,同比上涨20%左右,使每公斤鸡蛋养殖成本在8.5元左右。

    “前段时间,面对市场鸡蛋批发价只有每公斤6.2元的价格,平均每公斤亏损2.3元。现在市场鸡蛋批发价涨到每公斤10.8元,平均每公斤鸡蛋盈利在2.3元左右,两者相抵,才基本平衡。”廖从贵尴尬地说。

    “即使蛋价再高,蛋鸡没到产蛋期我们也只能空望着。”在采访中,一些规模只有几千只的养殖户显得十分无奈。由于他们规模小,资金有限,面对长期亏损的情况,只有放弃养殖,等鸡蛋价格好转的时候,才“重操旧业”。

    “希望蛋价保持稳定,希望养殖顺利。不要发生任何疫情,要不然就血本无归了。”采访中,蛋鸡养殖户均表示,受鸡蛋价格波动、蛋鸡产蛋周期以及疫病的影响,在蛋鸡养殖行业赚钱真的很难。

    资中县畜牧食品局生产股股长范嗣湘分析,鸡蛋价格与季节、人们消费习惯和养殖户的多少以及养殖的规模有关,在一年中往往出现“一波三折”的现象,养殖户只有在掌握一定的市场规律,合理进行规模化养殖,同时及时进行疫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益,并降低养殖风险,才能够在蛋鸡养殖行业上获得盈利。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