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海带结一煮就“蜕皮”或与非法添加剂有关

2012/12/4 10:38:47 来源:新报

    绿油油的海带结看着挺新鲜,没想到买回家一煮就“变身”成了宽粉条。日前,家住河西区的刘先生就遇到了这桩怪事,煮后变“粉条”的海带让他不敢再吃,担心这是不法商贩制作的“人造海带”。

    “昨天在河西区茂名道市场,买那种泡好打了个结的海带,跟真的一样,卖主让我吃前洗洗,说里面有沙子,后来才明白那是让我相信那是海沙。下锅一煮吃起来面面的,再一看,表面那层深绿色在脱落,里面露出像粉条,不知有没有毒性。”市民刘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中讲述了买到问题海带的经历。

    “造假制作的可能性不大。”本市水产部门海产品相关专家表示,他从未见过“蜕皮海带”,但从其成本角度来分析,商贩用明胶或其他原料冒充海带得不偿失。“海带售价便宜,造假成本可能比销价还高,不值得造假。海带容易脱皮,可能是商贩为了掩盖原料不新鲜,浸泡过久,用了非法添加剂的原因,这一点也是值得警觉的,食用非法添加剂同样对人体有害。”

    专家提醒市民,选购海带时不光要关注海带的颜色,更要看看摊贩浸泡海带时水的颜色,或买回家后再浸泡一会儿。正常的海带不会使水变色,一旦析出绿色,建议不要食用。品质较好的水发海带,一般个长,肉板厚,呈深褐色。“最好还是选择干货,回家自行水发,比较安全。海带水发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久了海带中的碘元素流失量较大,食用的营养价值也会降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