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打酱油”到底有多危险?

2012/12/26 9:29:12 来源:深圳商报

    酒中“塑化剂”问题尚未彻底搞清,又有人爆料“酱油醋里‘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打回来的酱油,买回家的醋,这些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否“有毒”?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塑化剂超标400倍”,可信吗?

    “昨天才知道‘塑化剂’原来离我们这么近,现在知道的是白酒(含‘塑化剂’),而我们天天需要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含量是酒的400倍!”新浪微博认证的“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发微博称。

    这条微博已被转发1.5万多次。记者希望了解信息来源,通过微博联系龚也长,截至发稿时,未得到他的回复。

    记者采访时,有食品企业负责人提出,如果有人质疑调味品“塑化剂”超标,应该拿出相应证据。

    那么按国家规定,酱油醋中“塑化剂”含量限值是多少?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我国对酱油醋中“塑化剂”含量没有明确限定值,只有一个临时性文件可作为“塑化剂”监管依据。

    这个临时性文件指的是卫生部“551号文件”。其中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脂(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如果从非法途径买到假冒伪劣酱油醋,我不敢保证一定不会‘塑化剂超标’,因为我没有做调查。”北京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韩北忠教授说,如果是非法加工企业生产酱油醋,可能会用非法添加物,产品可能“塑化剂超标”,但这不能代表我国酱油醋整个行业的水平,不能代表消费者餐桌上的酱油醋的质量水平。

    生产过程会否导致“塑化剂超标”?

    记者致电一些调味品企业,企业表示决不会在酱油醋中添加“塑化剂”。

    韩北忠指出,合法企业按照正规方法生产酱油醋,是不会添加“塑化剂”的。“若添加进去后,不仅不能提高产品品质,而且还会增加成本。”

    那么,酱油醋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可能因企业使用的塑料容器或塑料管中的“塑化剂”被溶解进入酱油醋中,从而导致“塑化剂超标”?

    韩北忠说,可以肯定地讲,只要是正规企业按照正常工艺流程走,从塑料容器或者塑料管中溶解出来的“塑化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塑化剂”在酱油醋中的溶出率极低。“由于生产环境因素复杂,如果说一点也没有,有点夸张,但绝对不会造成产品不合格,更不会危害消费者健康。”

    “打酱油”一定要玻璃瓶吗?

    买酱油醋时,是不是玻璃瓶装的比塑料瓶装的更安全?韩北忠说,不是所有的塑料瓶中都含有“塑化剂”,即使有些塑料瓶中可能含有“塑化剂”,但由于“塑化剂”在酱油醋中溶出率极低,只要用合格塑料瓶来装酱油醋,不会造成酱油醋溶解塑料瓶中的“塑化剂”,从而导致“塑化剂超标”的问题。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现在的多数食用油、酱油、醋产品都是使用标有PET标识的塑料包装,这符合规定。而PVC(聚氯乙烯)材质的包装中,才含“塑化剂”成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