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浙江燕翅市场频造假 专家称炫富心理催生乱象

2013/1/9 11:33: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继“毒血燕”之后,浙江高级营养品再现假鱼翅的乱象。近日,记者走访多个燕窝鱼翅的商店和酒店了解到,这两种相继被曝光的奢侈品境地尴尬。

  早在2011年,该省工商部门在对血燕进行了市场抽检显示,其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可达10000mg/Kg,超标近330倍。很长时间内,血燕在浙江市场上销声匿迹。

  2013年1月7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浙江市场的鱼翅现状:重金属超标、“三无”鱼翅、人工合成、价格欺骗等六大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消费几千乃至上万元,所购买的却是劣质甚至有毒产品,使民众对燕翅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据杭州百年老店天禄堂参燕号的一名陈姓经理介绍,在“毒血燕”事件之后,燕窝销量有所下降。血燕则在杭城多家销售门店销声匿迹。

  对于燕翅市场乱相,民众吴先生并不意外,“现在食品假的东西多了去,反正我们一般不会吃。”

  另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在此次职能部门曝光之前,已有些了解到市场的假鱼翅颇多,因此为了健康和环保,他一直拒绝消费鱼翅。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观念不仅是民众的呼声,一些商家也参与到其中。杭州黄龙饭店公关部马小姐告诉记者,“毒血燕”事件之后,黄龙饭店就取消所有以鱼翅为原料的菜肴,不再以任何方式对外提供鱼翅菜品。

  但是,作为高档菜品,无论是燕窝还是鱼翅,均频频出现在众多星级酒店的餐桌上。此次假鱼翅事件中,职能部门对10多家酒店的鱼翅羹查了“DNA”,结果都没查出鲨鱼成分。

  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杭州多家酒店和销售门店。由于鱼翅事件刚刚曝光,天禄堂的陈经理表示,目前在销量上尚未出现波动,她也信誓旦旦地表示,鱼翅有专门的进货渠道,均有食品安全认证。

  之江饭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毒血燕”事件之后,饭店在鱼翅、燕窝方面的菜品销量有所减少。但对于鱼翅的真假,则表示并不知情。

  和之江饭店对鱼翅真假不知情的态度一样,多家星级酒店均表示其燕窝、鱼翅的进货渠道是统一的,真假与否不知情。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楼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真鱼翅的营养价值其实并不高,而假鱼翅,特别是镉超标的鱼翅,不但会影响人体的肾脏功能,严重的会致癌。

  楼明认为,市场上无论是鱼翅、燕窝还是其他高级营养品,大多是鱼龙混杂,之所以销售量多,很大原因是消费者求新、炫富心理作祟,催生了市场需求。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真正的血燕和鱼翅往往难以满足,导致“染色燕窝”和“粉丝鱼翅”在所难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