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今年进口大豆或达国产6倍 产业深陷内忧外患困局

2013/1/9 14:02:11 来源:国际商报

    近10年来,中国出现了大豆进口量猛增、国产大豆面积减少的现象。在大豆主产区,大量加工企业停工待料或停业破产,这加剧了国内大豆产业内忧外患的困局。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2年1~11月,我国大豆进口共计5249万吨,同比增加11.4%。据估计,2012年大豆进口总量将接近6000万吨。

    中国曾是大豆出口大国,但最近10年来,却出现了大豆进口量猛增、国产大豆面积减少、大豆主产区加工企业停工甚至破产等现象。我国大豆产业应当如何发展?2013年的大豆进口数量是否将进一步增加?

    今年进口大豆或达国产6倍

    大豆价格低,农户种植热情不高,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对媒体表示,近几年黑龙江的大豆播种面积显著缩减,2010年播种面积为6400万亩左右,2011年缩减到5100万亩,2012年估测不到4000万亩。对农户来说,种玉米比种大豆每亩要多挣约300元。

    全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近几年一直呈现缩减趋势,预计将下降到1亿亩以下,总产量将低于1000万吨,大豆自给率将低于15%。

    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呈持续上升之势,2011年已达到5263.4万吨,约为国产大豆产量的3.63倍,进口大豆主要是转基因品种。预计2012年大豆进口量将接近6000万吨,达到国产大豆的5~6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源食品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豆粕饲料加工的扩张。与此同时,豆油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植物油品种,食用消费占总量的85%以上。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开始大量进口国外大豆。由于饮食习惯,中国对油料的需求很大,如果不进口大豆,中国需要额外增加20%的农田才能满足需求,而这一点基本上办不到。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2012年年初在人民网的一次访谈中也举例:近几年,我国每年都进口5000多万吨大豆,这些大豆按现有的品种和技术水平测算,需要4亿多亩土地,接近目前玉米或者水稻的播种面积。

    黑龙江豆油企业开工率不足二成

    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对自主大豆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种植大豆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加工企业的市场份额被压缩在产区,南方销区没有市场。黑龙江省油脂加工企业有150家左右,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油厂有200个。目前粗略估算,开工的油厂也就一成左右,近期略有增加,但也不到二成。

    我国的大豆加工业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的沿海大豆加工业;第二种是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主产区大豆加工业;第三种是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大豆蛋白及食品加工业。第一种大豆加工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据估计到2013年底仅沿海大豆加工企业的产能将超过1.5亿吨,是国内市场大豆拥有量的两倍以上。第二种企业受沿海大豆加工企业的挤压在走下坡路。第三种企业的产品和国内外食品需求相一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北京等大城市,新型豆制品生产年增长20%以上。

    国产大豆在油豆价格上和进口转基因大豆相提并论甚至同等限价,压制了国产豆油加工发展,在大豆主产区,大量加工企业停工待料或停业破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