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政协委员称食品安全报道需审稿 这靠谱吗?

2013/1/30 13:39:14 来源:东莞时报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系主任李汴生1月28日在一份提案中指出,近年来我们食品产品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体的食品安全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目前的一些报道过于偏颇和夸大,使相关行业形象受损,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社会质疑,产生了明显的负面作用。他建议,媒体或管理部门应设立食品专家监审,今后涉及食品安全的报道应通过监审的审核。

淡定:“夸大食品安全”其实是个善意提醒

@张枫逸:“夸大食品安全”其实是个善意提醒,媒体报道必须客观公正,不夸大,不渲染。隔行如隔山,建议设稿件监审制,并非钳制舆论,而是想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把关,避免一些常识性错误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吃香蕉会致癌”的传言就完全是无稽之谈,也是鲜明的例子。“夸大食品安全”也提醒有关部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冷静应对。

@高苏华:有几分道理。但关键是迅速公开响应,说得对的要支持处理,说得不确切的要科学解释,恶意的夸大应受法律制裁。

@陈雪频:读完全文发现意思其实并没错,涉及到专业知识,媒体需要专业知识指导,而不是封杀。又一个专家被标题党害了。

反对:食品安全无小事,“审稿制度”抹杀媒体监督的贡献

@草民:什么叫夸大?食品安全问题无小事。

@叢磊:如果媒体报道失实,你可以告他,用法律的武器约束他。人家媒体内部有自己的审稿制度,不用外界再加一个家长式管束。身为政协委员心中装的不是法律而是行政干预破坏新闻报道独立性,真败给你了。

@段郎说事:身为食品行业精英,不谈如何解决问题,却在那里瞎鼓噪!

@yezideshang:要讲良心话!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机构势必会导致很多记者的辛苦结晶被直接抹杀。

如果因此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请问所谓的专家是否可以为此类事情负责?是否能为那些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受害的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负责?

点评:“审稿制”定然审不出食品安全

值得追问的是,食品行业安全问题是媒体夸大出来的吗?如果不是食品行业问题多多,素材多多,为何食品行业成为新闻富矿,记者随便留点心注点意就能曝光出那么多猛料呢?食品行业出了安全问题,作为食品专家,不想着提供权威信息,帮助解决问题,反而责怪媒体,建议政府部门设立食品专家监审,要求涉及食品安全的报道通过审核。这是支持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吗?

不渲染,不受采访对象的干扰,保证采访、报道的真实性应该是媒体监督的本来面目。媒体需要采访什么,报道什么,报道到底该怎么做,这是媒体的事,更是新闻规律本身的需要,不需要权力部门当监督“婆婆”。如果新闻报道需要经过权力部门审核的话,媒体表扬权力部门,自然一路绿灯,如果媒体想报道食品行业的负面新闻,经过权力部门的过滤,早就口径统一了,谈何舆论监督?

说白了,“审稿制”也审不出食品安全,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本源并不在媒体身上,更不在媒体报道有没有夸大。任何问题食品,每一次食品安全事故,与食品生产与经营者相关,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但唯独与媒体没有关系。相关部门如果有力量揪住媒体的报道,考虑报道的影响力,严把报道审核关,何不将其用在规范食品安全与管理上?

“纸馅包子”之类的假新闻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媒体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因此,说白了,食品安全问题报道“审稿制”是“夸大”媒体报道危害,是给媒体“制造冤假错案”,是对媒体权利的一种变相掠夺,对公众知情权的一种侵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