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莫让内部餐厅成为“舌尖腐败”的“飞地”

2013/2/6 13:59:41 来源:新华网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相继“亮剑”,一场“光盘行动”席卷全国,吃喝之风有所收敛,“舌尖腐败”得到初步遏制。然而,据媒体和网友披露,随着春节临近,个别单位将宴请转移到装修豪华的内部餐厅,其标准、其规格,丝毫不逊于高级酒店的豪华套餐。

单位内部餐厅旨在为员工提供优质、可口、卫生的餐饮服务,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单位的归属感,其设立的初衷无可非议。然而临近春节,个别单位的内部餐厅却显然变了味,往往“食客之意不在饱,在乎名酒佳肴也”。没有了围观的眼睛,没有了被曝光的风险,吃喝起来自然更加无所顾忌。

更为重要的是,倘若在高档酒店吃喝,发票必须入账,因此如何过“审计关”可能会成为难题。“转战”内部餐厅后,省去了审计的麻烦,自然吃得更加“放心”了。

“舌尖腐败”向内部餐厅转移,其危害不言而喻,特别是由于其隐蔽性,一旦泛滥开来,不但会“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更有可能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在记者看来,防止“舌尖腐败”向内部餐厅转移,各级党政机关应当率先垂范,从源头抓起,严格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在此基础上逐步公开包括内部餐厅经费在内的“三公”支出,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风气的好转。

同时应当认识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治理“舌尖腐败”也必然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俯下身来,一点点铲除“舌尖腐败”滋生的土壤,让其成为无本之木,从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