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洋奶粉国内外差价高达近4倍 国人盲目追捧是主因

2013/3/15 11:53:09 来源:华商网

  又是一年3.15,在关注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消费环境、价格走势也成为网友近期关注热点。日前,网友“朵朵儿妈”就发贴吐槽,在荷兰超市售价仅8.7欧元(折合人民币70.5元)一盒的美素奶粉,为什么摆上国内孕婴店的柜台就身价倍增为266元一盒,国内外差价高达近4倍。是什么促使洋奶粉价格逐年攀升,“洋奶粉”的奇幻漂流到底何时罢休?

  乐友官网只售卖进口奶粉国产奶粉不见踪影

  记者在国内知名育婴店“乐友孕婴童”官网搜索发现,在其奶粉专区所售奶粉为11种,不管是属于纯原装进口还是洋品牌国内分装奶粉,这11种奶粉均为进口品牌。

  就此,记者电话采访了乐友客服400-666-9888,工作人员表示该网址的确为乐友官网,而且这11种上网售卖的奶粉均为洋品牌。但就为何只卖洋品牌奶粉,乐友官网客服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洋奶粉与国产奶粉差价300元

  导购员卖一盒洋奶粉提成至少30元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商场、超市的奶粉货架基本是洋奶粉的天下。超市、孕婴店等奶粉专区,主要销售的品牌在20种左右,进口奶粉均被摆放在货架2、3层显著位置。其中某品牌原装进口洋奶粉和国产同阶段同规格奶粉价差竟然高达到300多元。在记者的观察中,前来购买奶粉的消费者超过6成更倾向于购买洋奶粉。

  而对于洋奶粉的走俏,除去消费者对于洋品牌的盲目信任与崇拜的因素之外,某知名孕婴店的导购员向记者爆料,商超导购的引导也对消费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洋品牌奶粉的利润空间较大,所以分配给商超导购员的销售提成也较为吸引人,平均每卖出一盒900克的洋奶粉,商超导购员能获得至少30元提成(多则50元),较之于国产奶粉厂商(代理商)每盒给导购员开出的10元——15元的提成价格,导购员更乐意引导消费者购买进口奶粉。

  洋奶粉攻势凶猛妇产科首当其冲成洋奶粉进攻地

  中国平均每年有超过1500多万新生儿出生,奶粉市场需求旺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更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洋奶粉呢?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位前来给孙子购买洋奶粉的奶奶道出了其中的无奈。面对记者的采访,张奶奶说,她的孙子已经2岁了,还一直在吃进口奶粉,就孩子的奶粉问题,张奶奶和儿子、儿媳交涉了很多次,老人认为完全可以将奶粉换成知名的国内品牌给孩子吃。可是儿媳却一再坚持给孩子吃进口奶粉,只因儿媳怀孕时去做医院做产检,医生送了她一盒荷兰奶粉,后来,医院门口有很多奶粉推销员,见一个孕妇就发一小盒奶粉,就这样,整个孕期下来,仅同种品牌的进口奶粉儿媳妇就攒了十几盒洋奶粉,再加上周围亲戚朋友给孩子吃洋奶粉的比较多,孙子出生后,儿子儿媳也就顺道给孩子吃起了洋奶粉。而且,因为不知道听谁说的,奶粉吃上了一种品牌就不要轻易给孩子换,否则孩子以后就不会好好吃奶了。就这样,几百元一盒的洋奶粉,孙子一个月要吃四盒,洋奶粉就这样在张奶奶家里扎下了根。

  洋奶粉经过国内再包装后翻倍 原价70元人民币的奶粉西安售价266元

  孕婴店主:国人盲目追捧成洋奶粉是价格飙升根本原因

  据新华社消息,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其中,部分特殊配方的进口婴幼儿奶粉的关税从原先的20%降低到5%。但新办法实施以来,尤其是香港施行奶粉限购政策以来,西安市洋奶粉价格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呈现出逐步紧俏销售的状态。

  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一家知名孕婴店的加盟店主肖莹。这位店主表示,她的孕婴店去年刚刚开门,以上文提到的荷兰进口奶粉美素为例,大昌版美素奶粉1段900克的进货价在200元左右,一些大型品牌连锁孕婴店由于进货量大,进货价会更低。相较于这款奶粉在产地荷兰超市91元人民币的价格,进货价与产地价之间100元人民币的差价主要花费在进货商的层层倒手上,关税倒并不是推高洋奶粉价格主要因素。因为早在2012年年初,我国已对奶粉下调过一次关税,其中婴幼儿奶粉的关税下降一半以上。但过去的一年中,洋奶粉的价格只涨不跌。

  肖莹表示,就洋奶粉的国内外差价较高的问题,她曾敬请教过上级总部,得到了这样的解释:一罐洋奶粉进入中国,除了需要缴纳10%的关税、10%的质检等海关费用、17%的增值税外,还有10%的总代理费用,10%-20%的渠道费用,20%-30%的经营成本费用等。经销商的利润和物流环节成为价格较大推手。但是,在采访中,孕婴店店主肖莹表示,作为一名长期售卖洋奶粉的一线经营者,她和很多同行交流后普遍认为,除去物流与经销商的层层加价,国人对于洋奶粉的盲目信任与追捧才是抬高奶粉价格的最终因素,需求决定市场供给。尤其是最近香港又实行奶粉限购政策,一桶900克港版美素一段奶粉的代购价最低也要高达260元,有的甚至卖到了近300元一桶。一些总代理商借机采取“饥饿销售”法,吊起消费者胃口。现在即使肖莹从总部进货,还要讲究先下手为强,没有点儿争抢意识,自己的加盟店里供应的洋奶粉也常常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因为入境、检验手续的繁琐,肖莹表示,洋奶粉从国外进入到消费者家庭,通常已经过了生产日期一年之久。目前她店里的进口奶粉,全是2012年的货品。虽然奶粉的保质期大多在三年,可是层层流转的洋奶粉还会面临流转过程中的环境干扰,如储存运输不当,同样会面临食品安全危机。对此,作为店主又同样作为妈妈的肖莹在采访中也直言,广大消费者不必将眼睛总定在进口洋奶粉的身上。

  在采访中,肖莹表示,虽然因为售卖洋奶粉,自己的拥有稳定的客户源,但是作为一家孕婴店主,她还是希望国产奶粉企业能够尽快摆脱信任危机,重拾消费者的信心,这样,她就不用再为等待大洋彼岸的进口洋奶粉货源而焦急万分了。(记者 李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