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发泡餐盒一朝获解禁 “白色污染”如何面对图

2013/3/27 10:27:01 来源:北京晚报

   禁用了14年之久的一次性发泡餐具一朝解禁,让许多环保人士坐立不安。虽然禁止的这些年,一次性发泡餐具并没有真正离开过我们,但是最终效果显然要比禁止前好了不少。一旦解禁,白色垃圾“迎风飞舞”的情景是否会重现,是环保人士和社会各界最担心的。与此同时,相关产业却极力支持解禁,一“禁”与一“解”,一次性发泡餐盒再次引发口水战。

   禁与不禁,

   针锋相对由来已久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21号令中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的局部调整中,最让人关注的,便是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而在14年前,也就是1999年1月,原国家经贸委在其颁布实施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中,明确要求2000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淘汰因严重污染环境而被列为“落后产品”的发泡餐具。此后,国家发改委也分别在2005年、2011年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又两度将发泡餐具列入淘汰类产品名录。

   其实,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14年前被“禁止”到现在“解禁”,前前后后,对于这个小小餐盒的“口水战”就一直存在,赞成使用一次性发泡餐盒和反对使用一次性发泡餐盒,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直没有停止过论战。赞成使用发泡餐盒的,认为一次性发泡餐具工艺简单,节省能源,只要注意回收,影响不大;反对使用发泡餐盒的则认为发泡餐具在盛装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炉加热时,一些有害物质会伴随食物进入体内。

   “自从2000年实施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政策以来,大城市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用量得到很大控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说。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几年前曾经做过调查,当时在北京,发泡餐具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六家减少为不敢公开生产的两家,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而且这两家也在同时生产非发泡环保型餐具,随时做好了停产的准备。但是一次性发泡餐具在其他省份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很高,最为严重的是广东和浙江。“在广东,一次性发泡餐具占了80%的市场。”

   发泡餐盒,

   产业力挺绿色环保

   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看法正相反,由于所采用的生产原料已经改变,中国塑料餐具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原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沛生告诉记者,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绿色包装产品,并不是落后产品。

   李沛生告诉记者,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以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聚苯乙烯无毒无害,卫生、物理性能优良。一只聚苯乙烯发泡餐具体积中98%是空气,只有2%是材料,是最为节省材料的,是其他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可比拟的。

   李沛生认为,由聚苯乙烯制成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无毒无害,社会上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对人体有危害的论断,主要是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它在受热65℃时会产生“二-英”强致癌物;二是含有残存的苯乙烯单体或65℃以上使用会释放出单体致毒;三是遇热会释放出二聚体、三聚体等危害人体物质;四是含双酚类,导致生殖机能失常。

   对此,李沛生逐一反驳。

   他说,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具备产生二-英的条件,因为其生产过程是直接采用聚苯乙烯树脂,加入丁烷及其他助剂通过挤出、发泡制得,生产过程全部为物理混合过程,无化学反应。虽然聚苯乙烯属含苯环化合物,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生产是在密封无氯条件下进行,从而无产生二-英的条件,且餐具成型后立即用PE薄膜袋包装,再装入纸箱中。因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容器,其卫生性能必须符合国标要求。根据以上原料构成、工艺流程、使用过程几个环节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具备产生二-英的条件。

   对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受热65℃以上使用会释放单体的问题,李沛生也认为这是无科学根据的,因聚苯乙烯分子结构比较稳定,而解聚成单体的温度必须在250℃以上。即使原料中含有标准中允许的极微量单体,这些单体在空气中不会单独存在,在加工过程就已经得到充分释放,残留在食物或器皿中的机会微乎其微,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